2014年3月12日。星期三。
一早,新華社發表了一篇評論員文章《有質量的增長才是有助於民生的方向》,對兩會中有代表性的提案進行深入對比和剖析,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時,仍過度依賴於房地產及基礎建設投資,在短暫繁榮後,這些投資並不能真正帶動一方經濟,反而會遺留下“虛胖”的配套體係,從而在短暫刺激後,令當地民生更加低迷,隻能等待下一輪的刺激。相反,當下的中國需要的是真正能創造就業機會、真正承擔起發展動力的產業,盡管這樣的項目有更大的挑戰性,但這才是真正有質量的增長,是國家積極推動的發展方向。
文章還特別舉例,德城將醫療產業作為主打方向,目標在行業領先的研發領域,用技術優勢爭取國內及國際市場,通過構建生態圈和產業鏈,實現長期持續增長,文章甚至用“創建有生命力的醫藥小宇宙”來形象描述德城這一提案的真正亮點所在。
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從來都是中國政局的晴雨表和方向標,這篇文章一出,全國的目光都轉向德城,轉向提出這一代表性提案的趙訓市長,他成了有思考力、創新派官員的代表,甚至是新形式下有推動力、專業派的改革英雄。
在中國的政治舞台上,這一刻的光環足以讓一個人不朽。
當天下午,公孫澤接到趙訓的電話,雖然遠隔千裏,仍能感受到這位政治新星的意氣風發和誌在千裏:“公孫,你一定想象不到我的提案在這裏獲得的重視!上午小組討論時,二號居然臨時決定參加我們這個小組,並且在會議中一再提到這份提案,要每個代表深入研究、認真思考,學習這裏的思考方向和大局觀……”
公孫澤默默地聽著,既為他最終能更有利地推動這一構想而高興,又為孔雀未能最終實施這一戰略而傷感。大約五分鍾後,趙訓才將話題轉向他,說:“我一直想給你打電話,沒想到兩會一召開,孔雀膽這件事就弄得沸沸揚揚的。盡管我一直不認為孔雀集團會出此下策,但這樣報道得天下皆知,還是給政府很大的壓力。之後媒體的報道雖然還是圍繞孔雀集團,但方向卻極大地轉變,這一招還真是很及時、很有效,可以跟我談談你是怎麼做到的嗎?”
本來趙訓說起媒體炒作,公孫澤第一反應就是全麵否認——畢竟這與趙訓的行事風格不符,也與他本人的觀點極為相悖。但聽到後來,趙訓居然貌似很樂見其成似的,還要他好好談談思路!
這本來是包正一手操辦的——因為公孫澤不同意,包正還是悄悄運作的。但趙訓這時問過來,公孫澤哪兒能說自己不知道呢?怎麼說他也是孔雀集團的負責人,這麼承認麵子上如何下得來?
於是,公孫澤隻好“勉為其難”地愧領了:“其實這也是你走後,我綜合當時的整體情況,不得已才下的一步險棋。首先,狸貓事件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何不把它昭之天下,反而為我們解脫了不白之冤?這樣,也可以減去評委在公正評審時的壓力;
然後,通過施放北京藥廠的消息,一方麵挽回股價下跌的局麵,更重要的是,將德城地方上的矛盾在全國會議上公開化,這樣就給政府的下一步規劃實施切實的壓力,讓每個提案都切實放到挽救市場信心、提振經濟動力上,這樣就為您的提案出場做了積極的鋪墊;
最後,當您的提案進入審議討論時,我們請代表政府口徑的官方媒體,從政治高度上和經濟貢獻上,客觀評價你的提案,從而確立以你的提案為基點的全年經濟建設策略。當然,這些隻是我們的計劃,至於是否真正發揮作用,還是要看你的提案,尤其是你在會場上的精彩發揮。不過聽到你剛才的話,我感覺,這次會議應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趙訓興致高昂地說:“真心不錯,我現在真的感到肩上的擔子很重啊!要趁著還有精力,爭取做出一些踏踏實實的成就來,隻要真正為國家、為這個社會、為民生做出貢獻,上麵是會看到的。哎,不多說了。我記得,以前你不是不喜歡媒體炒作的嗎?這次怎麼改變策略了?”
公孫澤隻好說:“一切都是為了實現最好的目標,過程的靈活是為最終的結果服務。這對於我來說,也算與時俱進吧。”
掛斷電話,公孫澤不由輕輕吐了口氣,心還沒放穩,包正壞笑著走進來:“哎我說澤總,你的思路跟我的完全一致呀!並且剛剛你說的,好象都是我說過的話!沒想到,你的記憶力這麼好?”
剛才他一定躲在外麵偷聽來著!被捉“現行”的公孫澤決定徹底不講理了,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沒好氣地說:“好你個頭!人家不過給你扣個帽子,你就真想上天了?提案就算通過了,這次的標還不是沒孔雀什麼事兒?有什麼好得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