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為鬼申冤(1 / 2)

包正好笑地問:“今天晚上您準備在這兒站崗嗎?”老支書森然道:“當然——不然就對不起這些死鬼!我隻是奇怪,你還真有膽子回來。”包正心中傲氣頓起:“憑這點螢火就能嚇住我?如果真有冤鬼,我可能是他們申冤的唯一機會。”老支書聽了他的語氣,恨恨地說:“我不信——我不會再上你的當。”

包正道:“我也不信:有機會你都不試一下,你就算每晚守在這裏又有何用?以你這把年紀你還能守到幾時?何不相信我一回?”老支書悵然若失,終於還是說道:“你走吧,我不會回答你的任何問題,我也不會答應你的任何要求。”包正一揚眉毛:“你還是先問問這些鬼魂,再代他們做決定吧。”

老支書倔強地沉默著,包正決定換種方式:“這兒沒有探長,我也不是檢察官,所以你不需要回答我任何問題。我的想法很簡單:我給你講一個鬼故事,我說得好的地方——您就拍拍手,我說得不合乎情理的地方——您就跺跺腳,怎麼樣?”老支書一聲冷笑,包正笑道:“那就這麼說定了!”

包正道:“十一年前,楊家窯被政府規劃拍賣給了孔雀集團下麵的響巢公司,但征地的過程中出現糾紛,導致項目遲遲不能推進。當時,主政的沈副市長算是一位清官,不願意逼迫鄉裏,所以打算將征地計劃暫緩。

村民知道這個消息很是高興,卻不想接著就收到了來自響巢公司的禮物:每戶一份待簽協議,外加一隻烏盆。楊家窯雖然稱之為窯,是因為這裏原是一個富產的漁村,古時稱之為漁窯,後來楊姓占了大半,就改名為楊家窯,但這村子裏是不製窯的。所以大家並不明白為什麼響巢要送烏盆,但既然不想簽那協議,就不要再起禍端,也不必為這麼個不值錢的東西與鼎鼎大名孔雀集團作對,大家就收下了。

沒想到,夜裏就發現那烏盆到晚上居然會發光!就有人想起傳說中的包正巧判陰陽的烏盆案——那盆裏藏著人骨頭所以才會發光。大家還是有些怕,感覺是種威脅,就有人偷偷抱給沈副市長。沈副市長當然秉公執法,馬上去化驗,發現裏麵不過是些蝦皮蟹骨,就特地發了公告給大家安心。

但接下來奇怪的事情就發生了:一戶人家突然食物中毒,滿戶滅門,死狀淒慘。而他家裏的那隻烏盆也發生了變化——盆底多了三道黃線。那時還沒有這麼發達的互聯網可以去查,所以大家盡管擔心,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直到第二天,又有一戶人家食物中毒,滿戶滅門,死狀同樣淒慘——家裏的烏盆同樣有三道黃線。這時大家已經極其恐慌,請防疫站來檢查、請大神來消災,甚至有一戶人家把烏盆砸了。結果第三天,那戶人家就食物中毒,滿戶滅門,死狀同樣淒慘——家裏出現了一隻烏盆,底上同樣有三道黃線。這樣一來,大家都不敢再動烏盆了,也不敢再住下去了。”

說到這裏,包正緩了緩,卻聽著淒迷的風聲裏,隱隱夾雜著老人的嗚咽聲。他同情地望著老人,沒有說話。老人哽咽道:“第一天是老七家,二個孩子二個大人,就那麼在地上打滾,我們眼睜睜看著他們一個一個痛苦地死了,一點兒辦法都沒有。送去醫院,說是食物中毒——他們連飯還沒吃,怎麼就同時食物中毒了呢?第二天是村東頭新結婚的楊火林小兩口,年輕氣盛的剛結婚,就算是食物中毒,你說他們身體怎麼可能那麼不經折騰,就那麼一會兒功夫就過去了?第三天是我侄子一家,我親侄子呀,一家三口也這麼就沒了!這三家平時都好好的,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那帶著三道線的烏盆!那三道黃線就是催命符——那就是孔雀膽的標誌呀,可憐我們村裏老老少少幾千口子,就這麼被孔雀膽給蠱惑住了!”

包正的心亂極了,還是盡量用平靜的口氣說了下去:“村裏的人雖然不明白,但有的人害怕,從第一天開始,就陸陸續續有人跟響巢簽約搬離,等到第三天晚上,全村的人幾乎都簽了,這時候響巢要求大家在二個月內必須搬走——盡管這個期限不合情理,但沒有人敢再去爭辯,大家都想著趕快離開這個被死神惦記上的地方。”

老支書怒道:“我們去找沈副市長反應情況,誰知這個官僚竟一反常態,不再支持我們,反而督促我們盡量配合,盡快搬走,完全是一副被黑心錢買通了的嘴臉!”

包正突然道:“他現在退休,就住在德城的養老院,得了老年癡呆症,所以跟傻了沒什麼區別。你知道為什麼嗎?”

老支書一聽,道:“他是於心有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