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計劃還變不變動?窗外的雷雨催促艾森豪威爾的腦子飛快運轉:如再次推遲兩棲登陸戰役,軍事秘密難說不被泄露,士氣也將下降,敵人的防禦必將加強……可萬一天氣狀況沒有改觀,強行登陸將造成盟軍災難性的後果。300萬大軍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他頓感肩上的每一顆將星似乎都有幾噸重!
艾森豪威爾靜靜地坐著,會場裏寥無聲息。時鍾指到4點15分。突然,艾森豪威爾抬起頭來,斬釘截鐵地說:“好,我們行動吧!”頓時,會場裏再次爆發出歡呼聲。不到半分鍾,所有人都衝出屋門,消失在雨夜裏。僅僅一句話,僅僅半分鍾,盟軍的千軍萬馬沸騰了。5000多艘艦船如離弦之箭,劈波斬浪,朝法國諾曼底海灘直撲而去。
6日淩晨,睡眼惺忪的德軍借著朦朧的月色發現了海麵上密密麻麻的艦船,頓時嚇得魂不附體。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在如此惡劣的氣象條件下,竟會突然出現一個奇異的好天氣,而且居然為艾森豪威爾所利用。擔負主要方麵防禦的德軍B集團軍司令、詭詐的“沙漠之狐”隆美爾,在家中接到前線告急電話時臉色煞白,連呼:“我太愚蠢了!”
希特勒狂妄吹噓的“大西洋壁壘”在300萬盟軍的突然打擊下土崩瓦解。盟軍踏上了闊別4年的歐洲大陸。
1945年,蘇聯人民為表彰艾森豪威爾粉碎法西斯的功勳,授予他“勝利”勳章。戰後,艾森豪威爾任美國駐德占領軍司令。1945年11月,任美國陸軍參謀長。1948年10月退出現役,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兼美國國防部長軍事顧問。1950~52年,任歐洲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武裝部隊最高司令。1953~61年就任美國總統。
艾森豪威爾政府在對外政策方麵奉行軍備競賽和“冷戰”政策,力求加強美國在世界各地的戰略地位。這一時期,美國把擴大核武器潛力,加速發展戰略空軍,建造原子導彈潛艇和戰略導彈作為軍事戰略的基礎。在同社會主義國家的關係中,奉行“戰爭邊緣”政策,積極在朝鮮、中歐和東歐進行破壞社會主義製度的所謂“解放”活動。在東南亞繼續加劇該地區的緊張局勢。其政府是建立新的軍事侵略集團和基地的發起者。
1954年,艾森豪威爾組織了對危地馬拉的武裝幹涉。1957年,提出了進一步對中東實行經濟和軍事幹涉的計劃,以確保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地位。1958年7月,艾森豪威爾同英國對黎巴嫩和約旦進行了武裝幹涉。但艾森豪威爾政府在世界愛好和平力量的積極反抗下,在國際舞台上也采取了一些和平措施。1953年簽訂了《朝鮮停戰協定》。1955年艾森豪威爾出席了蘇、美、英、法4國政府首腦“日內瓦會議”。1959年艾森豪威爾邀請前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對美國進行訪問等等。
1969年3月28日,艾森豪威爾心髒病突發逝世,享年7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