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古希臘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教育家。
公元前469年,蘇格拉底出生於雅典的一個手工業者家庭他的父親是雕刻匠,母親是助產士。
蘇格拉底在幼年時期,作為雅典奴隸製國家中一個自由民的子弟,曾經受到一定的教育……長大之後,由於家境比較貧困,蘇格拉底曾繼承父業,以雕刻維持生計。
蘇格拉底勤奮好學,尤其喜愛哲學研究。當時雅典是希臘文化的中心,古典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大多在這裏展開。許多學者在公共場合發表演講,在公民大會上展開辯論,對辯論術、語法和修辭學等都有研究,從而出現所謂的“詭辯派”。他們四處遊曆,廣收門徒,培養有誌於學習他們知識的人。蘇格拉底青年時就師從於詭辯派學者,後來逐步形成自己完整的唯心主義哲學觀點,成為當時雅典最有名的哲學家之一,不少有名望的人都拜他為師。著名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柏拉圖和雅典專製主義執政者克裏提阿斯都是他的學生。
蘇格拉底的門徒中,有不少人出身於貴族奴隸主家庭。蘇格拉底認為,“與其自己去治人,不如訓練能夠治人的人更為有用”。在教授過程中,他既不直接地向學生傳授他認為是真理的科學知識,也不直接地向學生講述現成的科學原理和結論,而是用“問答法”進行教學,啟發聽眾自己去尋找正確的答案。他經常先向學生提出問題,然後引導學生做出回答。
如果答案錯了,也不立即給予糾正或指出錯誤所在,而是根據不正確的答案提出補充的問題……使對方的答案顯出荒謬,或迫使對方承認自己的無知。蘇格拉底說自己像助產婆一樣,雖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即能幫助別人獲得知識。所以人們稱這種方法為“蘇格拉底法”……也叫“產婆術”。
公元前431年,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蘇格拉底曾參加了三次戰役,並在波提狄亞一役中救了他的弟子——著名將領西亞比得的生命。公元前404年,伯羅奔尼撒戰爭以雅典徹底失敗而告終。在斯巴達扶植下,以克裏提阿斯為首的三十個大貴族在雅典實行專製統治,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三十暴君統治”。從政治上來看,蘇格拉底是當時雅典農業貴族思想的代表者,他擁護專製製度,堅決反對民主。因此他支持他的學生克裏提阿斯的統治。“三十暴君統治”時期,施行恐怖政策,迫害民主派;當權八個月後被雅典民主派推翻,克裏提阿斯本人戰死。
暴君統治垮台後,蘇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政權逮捕。公元前399年,他在雅典受審。法庭以傳播異說、毒害青年、反對民主的罪名判處他死刑。按照雅典法律的規定,被判死刑的人可以選擇流放徒刑來代替死刑。此外包括柏拉圖在內的他的幾位有錢的學生多方營救,並買通了看守,如果蘇格拉底願意,他就可以逃走。但蘇格拉底不肯這樣做,他做好了隨時去死的準備。臨刑前,幾個學生到監獄去看他。學生們圍坐在敬愛的老師周圍,蘇格拉底給他們講述關於生與死和靈魂不朽的思想。隨後,他安詳地喝下了劊子手給的毒酒離開了人世。
蘇格拉底生前好談論而無著作。他的哲學觀點和教育觀點多見於與其弟子柏拉圖的一些對話,如《自辯篇》、《克裏多篇》、《斐多篇》等。在色諾芬的《蘇格拉底言行回憶錄》中,也記述了蘇格拉底的思想。通過這些,蘇格拉底的主張為人們所熟知,並一直流傳到今天。
蘇格拉底對自然科學不感興趣,而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倫理性問題的研究上。他認為,哲學應當從懷疑開始,要把人對於物質自然也即是客觀世界的求知,轉化為對於內在自我也即是主觀世界的求知。知識隻是一種“自我認識”。教育的目的也正在於此,他認為有知識的人才有美德。蘇格拉底的思想對後代有巨大的影響,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