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練技能(2 / 2)

腦子裏冒著問號把一頓飯吃完了,唐瑄便又跟著劉氏學做衣裳。這會兒那布片兒都已經裁好了,劉氏在一個木盒子裏拿了根細針,穿了絲線,就給她做著示範縫了一側的領口。

劉氏的手很快,唐瑄人小衣裳小,那領口也沒幾針,隻是一會兒便已經縫完。劉氏把那針線布料遞給她,便指點著她自己縫另外一側。

針拿到手,方覺得小,這針還沒有先前她用的一半大,也細了許多,那針眼可比現代的鋼針小,針頭也更加的尖,先前她還以為古人做不出細針呢,這麼一看,是她自己孤陋寡聞了。

那絲線也很細膩,輕輕拽了拽,還挺有韌性。唐瑄定了定神這才小心翼翼的在末端打了個結,學著劉氏的樣子把那領口剪好的布料往裏折,折了大概有五公分大小,拿手捏緊了,才用針線細細的縫了起來。

“對,就這樣。”劉氏看她做的似模似樣的心下高興:“手要捏緊了,大小要一致,這樣做出來的邊才好看。”

先前看劉氏做的簡單,到了她自己,就又完全不是一回事兒了,那絹布本就滑溜,要把那邊捏一樣的大小就是個難題,一不注意就皺了起來。外來針小了,線細了,針距也就更近了,她小心翼翼的縫著,又費眼,又費力,生怕縫的歪了。

就這樣手忙腳亂的忙了十分鍾,才縫了兩公分長的一段。唐瑄呼了一口氣擦了擦汗,自己拿起來看了看,頓時想把那歪歪扭扭的針腳拆了重做。

可劉氏卻笑的眉不見眼,連聲誇獎她做的好,要她繼續把那一段領口縫完。看唐瑄又開始動手,她便自顧自撿了先前的鞋麵繼續做了起來。

“這針線活,無非就是個耐心活。熟能生巧,慢慢來就好,累了便歇歇,撿空兒縫兩針,做著做著便做完了。”

“人說這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凡事兒隻要專心,總能做的好的……”

聽著劉氏在耳邊念叨,唐瑄也慢慢的靜下了心來,一針一線的縫了起來。劉氏看著她臉上帶著笑,心裏頓覺得欣慰了許多。

誰說她家娃兒是個傻的?這五歲上便會自己做衣裳,哪裏見過這般聰慧的?也就現在笑吧!等明日,且叫你們都看著!

心裏平了氣,劉氏整個人都鬆快許多,祖孫兩個迎著外麵的天光,靠牆坐著似模似樣的忙起了手中的活計。

……

……

有些事兒做,日子過的便快,眨眼便入了雨季,每日都陰沉沉的下著雨,劉氏上午也不再出門,隻是指點著唐瑄做她那身衣裳。

這看著小小一身裏衣,正經做起來,可真是不簡單,拆了縫,縫了拆,眼見半月了還沒收工。不過也已經尾聲了,劉氏指點著唐瑄最後把帶子縫上,兩人拿著那衣裳心裏都說不出的高興。

唐瑄是新鮮,原本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人,生平第一次自己做了件衣服穿,那種喜悅自是不必多言。至於劉氏,就是另外一番心情了,其實她本意隻是讓唐瑄隨便縫縫邊角,自己再做了,當是鼓勵鼓勵她,卻沒想到這孩子太認真,累的她也嚴厲了些,硬是讓她自己把一件衣裳縫完,還挑挑揀揀的直到現在。

不過成品一出,兩人心裏都是高興,劉氏看那針腳,硬是覺得比那十歲上下的大孩子都差不到哪裏去了。喜的眉開眼笑的便要拿去洗,眼看是準備馬上要唐瑄換上了。

兩人一前一後去了院子,剛打上水呢,便聽見前麵有人叫門,這會兒農戶家白天門都大開著,不過要找人也不能直接就登堂入室,得在門口先叫門。

“劉奶奶!劉奶奶!”聲音還挺熟,不就是昱哥兒嘛!唐瑄正納悶這小子怎麼開始走正門了,劉氏打水的手就頓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