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武林大會議剿賊(1 / 3)

庚寅年間,妖孽橫行。四月中,太行山派上下數滿門遭逢大難,無一人不斃於仇家之手,慘狀莫名;掌門王華南及其女、其大弟子,皆不知所蹤,生死未卜。一時間,武林上下,無不自危。群雄並立,南北會盟,武林豪客,江湖遊俠,皆聚於燕都龍門客棧,議存亡大事。少林方丈釋道率江湖名門正派:少林派,武當派,崆峒派,峨眉派,華山派,嵩山派,泰山派,衡山派,恒山派,君山派,太湖派,洞庭派,青城山派,司馬山莊,雲麓山莊,無瑕山莊,鏡園,林家堡,傲天堡,白雲城,白駝山派,巫山派,桃花島,鶯歌島,布袋島,黑熊島,長白山派,廬山派,金甲門,□□門,□□樓,七秀坊,談笑樓,風雨塢,神威門,純陽全真教共計三十六家及各大幫派、獨行義士等,欲行滅邪教、除妖孽之事。

——《江湖百曉生·武林大會特刊》

柳言今年虛歲隻有十五,南朝人的虛歲比北朝人更複雜,他可能比這個數要小一歲也可能小兩歲——誰知道呢?反正他看起來真是又清秀又安靜,南方水土把他滋養活像一隻剛被撥開皮的小黃瓜似的,水靈靈得猶勝一個純妹子。

此時他捏著筆和紙,專心致誌地呆在角落裏寫寫畫畫,不時抬頭看一看龍門客棧的會場形勢,好努力把每個人說的每一句有傳播價值的話記下來,以便明天就登在《江湖百曉生》的武林大會特刊上,掙取微薄的酬勞。

當然,他發布小報信息的時候,用的是筆名,長歌。這筆名既風騷又優美,還帶著淡淡的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明媚憂傷,充分得到了姑娘們的廣大追捧;當然這個是後話,而且姑娘們追捧他另有原因,我們暫且不表。

綜上所述,柳言柳長歌,是個文人,而且是個賣字的文人;世界上所有纖細憂傷或者憤怒咆哮的男文人年輕的時候,都是又清秀又安靜的。

這時他飛速地寫完了一張紙,熟練地把筆杆兒咬在嘴裏,抖了抖那張紙讓它迅速幹燥,待到剛要繼續摘錄的時候,一個年輕人走了過來,對他拱手笑了笑:“嘿,哥們兒,也是寫東西的?”

於東樓站在此後十年間名揚天下的江湖百曉生、武林第一非法出版物寫手柳長歌麵前,露出了命中注定、英雄相見恨晚又相忌的笑容。

這一年燕京的冬天下了大雪,人人都高呼著國之祥瑞,戶部的官員們拚命著把雪災帶來的損失從賬麵上抹下去同時嚴打著試圖上訪的農民,直到讓他們麵朝護城河的黑水,春暖花開;

這一年王小明來到了大燕國,雖然還不至於引起血雨腥風無數,卻已經攪混了這一鍋水,從宮廷到天牢,從朝堂到市井,好一個天下大亂;

這一年江湖上群雄奮起,南北武林,多年來再一次聚集在這個混亂的都城,為了剿滅一個不知名的帶有宗教性質的組織,盡管很多人對此並不知情,他們隻是出來混個臉熟認個場子,把這當成一次普通的大型的武學研討會,而對此行的真正目的一無所知——就好像現在這樣,王纓遠遠坐在角落裏看著自己的小弟和一個南朝來的小寫手噓寒問暖,這一天是武林裏無數英雄的第一次會麵,也是這些小文人的第一次會麵,許多年後他們把他們自己的故事和這些打打殺殺的人的故事寫下來千古流傳,而此時他們,還對命運轉動的聲音一無所知;

這一年穎公主出奔皇宮,王小明逃離天牢,神龍教躍躍欲試,北漠的耶律大王坐在自己踏火的奔馬上從自南方飛來的雄鷹腿上扯下一張小紙條再看了看,對著身邊的漢族謀士笑著說道:“這玉門關內的春風,想必是已經到了罷!連鷹兒也拖拖拉拉,不肯回來;真教人向往啊!”謀士則拱手笑道:“大王英明神武,這鷹視野廣闊,自高天之上來去自如,無拘無束;我們漢人的詩裏有‘老驥伏櫪,誌在千裏’它正如大王的雄心一般有千裏之誌!它便是大王的眼睛,大王的心;既然它有心向南,大王便奪下那關內百萬疆土,任它自由飛翔罷!”

大燕國的眼線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把這番對話通過數十個關口一條一條傳下去,等傳到大燕皇帝耳中時,這批情報部門甚至已經累壞了好幾匹千裏馬;然而當大燕情報係統的最高執行官、隸屬兵部的隱藏部門特務局監察文啟勝戰戰兢兢地把它遞送到皇帝麵前時,蕭霖隻是暴躁地咆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