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孝莊下嫁多爾袞之謎(四):正反方觀點對決(1 / 3)

畫外音:

上一講,紀連海老師說到,對於孝莊皇太後究竟是否下嫁給多爾袞這一清宮頭號疑案,反對孝莊下嫁多爾袞觀點的學者,對支持方提出的八大證據: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弟娶其嫂的滿洲舊俗、多爾袞的“皇父”稱謂、張煌言的太後婚詩、順治諭旨露出的破綻、風水牆的訴說、太後下嫁詔書和《紅樓夢》裏的揭示,逐一進行了批駁,同時還提出了四個論據來證明他們的觀點:孝莊沒有下嫁多爾袞。由此,這場持續了三百多年的太後下嫁之爭,已經完全呈現在人們麵前,在雙方針鋒相對的辯論之下,我們沒有看到最終的結論。那麼,孝莊皇太後究竟是否下嫁給多爾袞呢?為什麼數百年來,人們對於太後下嫁的談論從來沒有停息過,在正史沒有任何記載的情況下,太後下嫁又是如何傳播開的呢?眾說紛紜中,我們又該怎樣評判這一沸沸揚揚的爭論?正、反雙方他們的這些說法到底哪一個更有說服力呢?

紀連海:

我們在介紹到反對孝莊皇太後下嫁給了多爾袞的這方觀點的時候,我們說他必須得完成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您認為太後沒有下嫁,您必須得回答,太後下嫁這一假說它是怎麼樣產生,又是怎麼樣發展的。它產生,反對者認為它產生在浙江地區,關於它的發展,反對者們認為,它的發展經曆了前後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張煌言的太後詩出現的那個階段,以浙江為中心,迅速向周圍,向南方各省傳播。但是這種傳播很快地隨著康乾盛世的到來,隨著大量文字獄的出現,一度銷聲匿跡了。

緊接著是什麼呢?辛亥革命前後,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革命黨人為了製造反清的輿論,不斷有人印行兩種東西,一種東西就是在清軍入關前後滿洲人的大屠殺。另外呢?他們也在印行另外一種書,就是雍正皇帝的《大義覺迷錄》等書。這《大義覺迷錄》是雍正皇帝自己寫的。他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呢?當時全天下都盛傳,他是殺父自立,他是篡位的,所以雍正皇帝臉掛不住了,就自己寫了一本書,不要聽信謠言,我說的才是真理,專門寫了這本書,每個人都得讀。結果每個人讀完了之後,大家就更不信了,越描越黑。那肯定的,這個事您就不能說。所以反對者們認為,為什麼太後下嫁後來又出現了這種說法,就是革命黨人編了很多書,抄了很多東西,把它形成字麵上的文字,人人一讀,得,太後下嫁,假的也成真的了。尤其是在清朝滅亡以後,那各種野史,《清朝野史大觀》、《東華錄》、《清稗類抄》等等,很多很多書都在記太後下嫁了,都把這件事濃墨重筆,極盡侮辱啊,就描啊,結果越描越重,最後弄得人人都認為太後下嫁。

現在的問題是反對者們的考證它有道理嗎?支持太後下嫁的人,他有道理嗎?到底孰是孰非呢?我覺得,我們是不是能這樣做,我們把雙方的八個論點讓它再激烈交鋒一下,我們給它進行一下比較,對比一下,看看這八個方麵誰的考證更有道理,最後我們把雙方沒道理的東西都去掉,我們看看剩下什麼,如果剩下的是有道理的,我們就認為她是下嫁了,如果剩下的是說沒下嫁的,最後那她就沒下嫁。所以我是這樣想,把雙方針鋒相對的八個觀點,碰撞一下,看看剩下什麼。

畫外音:

俗話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我們難以分辨的時候,把支持與反對孝莊下嫁多爾袞說法的雙方觀點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那麼我們會有新奇的發現呢?這樣的比較最終會為我們揭開孝莊下嫁的真實麵目嗎?雙方第一個爭論的焦點是支持者們提出的,在清初,麵對一手遮天的多爾袞,孝莊皇太後為了保住自己兒子的皇位而被迫下嫁給了多爾袞。

紀連海:

我覺得,針對前麵的論據一,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正反雙方進行了激烈的交鋒。但是我可以說,雙方說的話那叫各說各話,誰都沒聽聽對方在說什麼,還有一句成語叫風馬牛不相及。所以呢,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認為反對者們,他的批駁沒有擊中對方的要害,讚同者們的考證稍勝一籌。我為什麼這麼說呢,諸位好好想一想,我前麵在介紹反對者們的考證和支持者們的考證的時候是怎麼說的,我們在前麵介紹了,這個支持太後下嫁的人,他的考證是說什麼?皇太極一死,順治皇帝繼位,多爾袞雖然沒有當上皇帝,但他成功地挫敗了豪格,當上了攝政王,緊接著這個攝政王一路直下,揮師入關,定鼎北京。然後在他揮師入關,定鼎北京的過程當中,他轉眼之間就成為大清朝說一不二的人物,甚至說一不二到什麼地步呢?皇帝的玉璽是在多爾袞他們家擱著。不在皇帝身邊擱著。我們的考證是從這兒開始的。皇帝的玉璽被多爾袞拿去了,小皇帝順治,隨時有被廢掉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的問題就出現了。小皇上,六、七歲,他怎麼辦?他哪知道怎麼辦?我們必然就要問到一句話,他的媽媽孝莊皇太後怎麼辦?她怎麼樣做才能夠保證自己的兒子能夠做成這個皇帝?才能夠穩住多爾袞?穩住自己兒子的皇位。我們說支持者們認為,在這種無可奈何的情況之下,孝莊皇太後選擇了下嫁給多爾袞。

反對者們的考證是什麼?他們說這個事不能從後麵說,得從前麵說,從哪兒說呢?得從皇太極死之前就得說,他怎麼說呢?說皇太極死之前這兩黃旗就很牛,很厲害,然後皇太極一死,兩黃旗成功地與孝莊皇太後集團,孝莊皇太後還出了一個集團,這個集團大概有兩個人,她和她姑姑,成功地與這個孝莊皇太後集團合作,挫敗了多爾袞集團。多爾袞集團我倒同意,哥仨兒,兩白旗。然後和豪格集團,豪格集團都有誰?就一個人,一個人也算一個集團吧。說成功地挫敗了他們,最後取得了勝利。說道那個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兩黃旗那牛啊!真牛!牛得我不相信,你想這都說的什麼啊?然後您聽明白沒有,人家認為,太後下嫁的這些人的考證是從哪兒說的?說皇帝那個玉璽讓多爾袞拿走了,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辦?我們上次給大家介紹了反對者們的主意,孝莊皇太後應該如何辦?堅決地站在兩黃旗一邊,拉攏兩黃旗,再度結盟,擊敗多爾袞。這說的什麼呀?您聽沒聽清楚,拿玉璽之前,我們就考證完了,多爾袞當上攝政王以後他怎麼做的?第一步,殺阿達禮,拿兩紅旗開刀。第二步,分化兩黃旗。我們說那陣兒兩黃旗有八個大臣,結盟,非要立豪格,結果兩黃旗八個屬下怎麼樣?最後被多爾袞成功分化,拉過來四個,那四個削職為民了,兩黃旗哪還有人了,跟多爾袞做對的,哪兒有?您給我找一個,鼇拜,鼇拜那時候在家待著,索尼也在家待著,拉攏什麼呀?可能嗎?所以,我看到他們雙方的考證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反對派如果要不是沒讀過曆史書的話,那就是說瞎話。

畫外音:

弟娶其嫂的滿洲舊俗,是雙方爭論的第二個焦點。支持者們提出,在清軍入關之前,滿洲便有哥哥去世後由兄弟再娶嫂子的習俗。

紀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