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寫在春天之前(1 / 1)

年節已過,沈陽的清晨充斥著凜冽襲人的寒氣和揮之不去的幹燥。站立在馬路旁,做一次透徹的深呼吸,冰冷的刺痛感搭乘著灰塵,浸透了喉嚨深處。試圖調動全身血液和氣力與之抵抗,卻一敗塗地。原來,這種北方早春的寒冷不僅桀驁不馴,更是難以征服。

此時的路旁,樹木仍隻有光禿幹癟的枝丫,若想見到吐露新芽,大概還需時日。城市的喧囂夾雜著冷風席卷而來,又呼嘯而過。唯有幾隻孤零灰色雛鳥不時成群飛落枝頭,讓人不會忘卻這特殊的時光。

這樣的季節在我看來甚至無法被稱之為“春天”。連年如此,立春後兩三個月才能見到幾葉新綠。清明前後一場春雨,似乎一夜間大地回春,樹木抽出嫩綠枝葉,蕾苞和幾片早熟的小花掛在梢頭,原本枯黃的土地伸出了新鮮芬芳的草葉,偶爾掛些露珠,惹人喜歡。這一切仿佛都發生在不知不覺間,靜悄悄沒有聲息。然而等你真留意到這些春天的跡象,想要仔細享受這個溫暖芳香的季節時,大概我們北方的春天也就結束了。不需幾日,這裏又被燥熱的酷暑所征服。那時,悔當初未曾留意,而年歲卻就再這指縫間和眼臉胖溜走。時不待人。

如此想來,現在的季節——寒冷幹燥的“早春”便耐人細細尋味。仰望天空,雖然頭頂薄雲消散,卻隱約可以看到遠處晨曦穿過雲層,淺黃色的光芒投向大地。這光或許並不耀眼,可它卻預示著頭頂的片片陰雲終會消失得無影無蹤,絢麗的陽光仍會慷慨地普照這片強有力的土地,吹響萬物複蘇的號角。

在這樣的景象前,請允許我又片刻虔誠地禱告,隻為這深刻的季節。

於是,心中的單調顏色,從即刻起,生機盎然。

我不隻為北方的春天禱告,更為自己這盛裝到來的青春祈福。此刻的我,仿佛也就是站在人生的早春時節,內心悄然發生變化。在這個十倍速爆炸的信息時代,在中西方兩種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的環境裏,新的世界觀正在逐漸植入我的腦海。眼前的花花世界對於我來說已然無法全然接受或全盤否定,更複雜的問題和更深入地思考常常出現在這十七歲的雨季。即使在他人看來思維簡單衝動,舉止矛盾,外表沉寂,我的內心卻從未停動。在我看來,這是一個無需故作穩重的季節,這是一個允許躁動和獨立的時刻。

每次挑戰自己思維的極限,就像在稀薄氧氣中攀越一座山峰,即使煎熬難忍,我也有理由相信,自己記錄下的思維殘片,將他們打理得整齊有序,這將是人生沉甸甸的一筆財富。這樣的片段,無論經曆怎樣的時光,都仍會如當初一樣新鄉光亮。

也許我們的生活並不像我所說的如此美麗,甚至常常充滿了壓力和不如意。可也的重壓常常讓人透不過氣,來自外界和自己的期望會把自己逼迫到內心苦悶的懸崖。然而,即使這樣,我們仍應試著愉悅地麵對麵前的一切。

因為,我們占據著這最美麗的、沒有失敗的年齡。

多多少少有些年少輕狂的我終於努力完成了這本小集。自己知道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瑕疵和漏洞,但請原諒我寫作能力和時間精力的有限,請寬恕我的不嚴謹。

感謝爸爸媽媽,賜予我一顆時刻悸動的心。感謝所有家裏的人,關注和照顧我的成長,在我失落的時候,給予我希望。感謝春風文藝出版社的老師,為我這些粗糙的文字耐心的修改指正。沒有你們,就沒有這本《清水微瀾》。感謝我初中的語文老師趙永強先生,幫助我建立基本的邏輯思維,督促我持續寫作。感謝遼寧省實驗中學的劉玉華校長、胡衛國團書記對我們校園學生電視台的活動以及我本人工作的支持。感謝我的班主任毛玉敏老師,對我的細心照顧和學習方麵的幫助。感謝劉銘老師、趙誌彥老師,激發起我的很多思考和想象,並鼓勵我前行。感謝我的學校、新東方以及Pattison English的所有老師們和我的同學們、朋友們,是你們幫我編織了一個美麗的生活和充滿驚奇的世界。

字數有限,許多名字無法一一提及,但真心感謝所有關注我,愛護我的人。

真心感謝所有為了這本集子付出心血的人。

謝謝你們!

郎雨澤

2008年3月於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