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蒙塵的心,會變得灰色和迷茫。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的心變得亮堂;把事情整理清楚,才能告別煩亂;把一些無謂的痛苦扔掉,快樂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間。
放棄也是一種美麗
有句話說得很好:“生活有時會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權力,不得不放走機遇,甚至不得不拋下愛情。”人生在世,不可能什麼東西都得到,隻有放棄一些東西,才會得到另一些東西,才會為心靈釋放壓力,為獲得的東西騰出空間。要想采一束清新的山花,就得放棄城市的舒適;要想擁有健康活力的體格,就得放棄嬌嫩白皙的皮膚。放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因為隻有放棄才會有另一種獲得。
有這麼一個精彩的故事:兩個貧苦的漁民終日以打漁為生。一日,二人百無聊賴地在山路上走著,突然,其中一人在山路邊上發現兩大包棉花,兩人喜出望外,二人合計著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轉身回家了。因為今天撿到了棉花,不用打漁了。走著走著,其中一名漁夫看到路上有一大捆細麻布。他欣喜之餘,和同伴商量兩人拋下棉花,去背價格更高的細麻布回家。他的同伴卻有不同的想法,覺得自己背著棉花已經走了一大段路,如果就此丟下棉花,那剛才自己的力氣豈不是白費了?因而,他們一人背著棉花,一人背著細麻布一起上路。
又走了一段路,背細麻布的樵夫望見林中閃閃發光,走近一看竟是散落的黃金,忙邀同伴改挑黃金。可是他的同伴仍然不願丟下棉花,仍然舍不得浪費自己的力氣,並且懷疑那些黃金不是真的,勸他不要白費力氣,免得空歡喜。於是二人一人背金閃閃的黃金,一人背棉花繼續上路。途中,下起大雨,兩人被大雨淋了個濕透,背棉花的樵夫肩上的棉花吸飽了雨水,重得無法背動,那樵夫隻得丟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棄的棉花,空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去。
選擇了棉花的漁夫最終兩手空空而歸,正因為他不適當的“執著”,他的不會選擇,他的不會放棄,導致他最終無法負重。放棄的目的是讓行程輕裝,讓自己飛翔得更高更遠。眾所周知,愛神維納斯的雕塑是斷臂的,但就是因為斷臂才凸顯了維納斯的美,就是因為對手臂的舍棄才贏得了美的感受。生活中也是一樣,什麼也不願放棄的人,常常會失去的更多。有的時候,放棄是為了更好地得到。不計一時得失,勇敢地放棄,是為了更大的成功。
比爾-蓋茨是成功人士,這一點毋庸置疑。從小時候開始,比爾-蓋茨就是一個凡事比同齡人先行一步的孩子。中學時代,老師布置寫一篇千字左右的作文,比爾-蓋茨卻一口氣就可以寫十幾篇,絲毫不費吹灰之力。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孩子,受同學們尊敬,受老師們讚揚。
中學畢業,他順利考入著名學府,哈佛大學。這是一個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學府。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他所做的最重要的選擇莫過於退學。考上哈佛大學的比爾-蓋茨卻在大三時,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退學。因為他的興趣不在書本的知識上,而在於計算機,他深信,總有一天計算機會像電視一樣走進千家萬戶。因而,他以一般人沒有的決心和勇氣,作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決定。正是這種非凡的決心和勇氣,最終成就了一位非凡的人物。
試想一下,假如比爾-蓋茨當初舍不得放棄哈佛的名聲和氛圍,依然安分守己地在哈佛學習課本上千篇一律的東西,他還有可能革新電腦界嗎?也許他會成為一名白領。
著名音樂家譚盾年輕時曾和一位黑人樂手在一條車水馬龍的街道邊演奏,精彩的演出吸引了不少駐足者,黑人樂手很滿意現狀,因為演奏掙的錢足以維持他的生活,他感到十分慶幸,衣食無憂。而譚盾卻有自己遠大的理想,他隻是想把街邊演奏當作自己的人生跳板,他時刻在尋找機會向著自己的夢想邁進。他演奏了一段時間,積攢了足夠的生活費。這時,他終於有了實現夢想的部分物質條件。於是,他舍棄了收入客觀的街頭演奏生活,到了一所著名的音樂院校深造。十年後,他成為一位蜚聲中外的音樂家,而那位黑人樂手依然在賣藝。
譚盾的榮耀於黑人樂手的平庸,是他們不同選擇的必然結果。譚盾敢於舍棄的勇氣,在世人麵前折射出一種令人景仰的光芒。許多時候奔奔族們都應學會放棄,離開那看似安逸舒適但永久不會使人再有進步的地方,學會即時抽身離開,帶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去拚搏,去創造。
由此可見,放棄是一種豁達,放棄是一種胸懷,放棄是一種風度,放棄是一種量力而行的睿智和遠見,放棄是開啟快樂之門的鑰匙。學會放棄,才不至於為了那些得不到的東西而徒勞費神。學會放棄,才不至於錯過有可能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機會。與其為得不到的東西而自艾自怨、痛不欲生,倒不如愉悅快樂地去追求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目標。
為了那些所謂不能放棄的,而放棄了生命中更重要的事情,不值得!工作狂們為了成就感與責任感,放棄了自己的休閑與娛樂;愛情狂們為了朝朝暮暮,纏纏綿綿,放棄了自己生命中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情人們為了一時的卿卿我我和麵子之爭放棄可能屬於自己的愛情;家長們為了孩子們所謂的遠大前程,放棄了孩子們歡樂的童年……如果說,現代人都會算投資報酬率,但沒有人算得出,在得到一些看得到的東西時,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關的美麗像沙子一樣在指掌間流去。而掌中所握的生命的沙是有限的,一旦失去,撈不回來。
在人生的追求中,總會遇到無數次的選擇與矛盾,當奔奔族們來到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總會停住腳步,難免會感到迷茫,左思右想,不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走,哪一條路才是更適合自己的?很多時候,兩條路上都有很好的風景,哪一條也不舍得放棄,但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人要學會選擇,學會放棄,有些事情放棄才是最明智的選擇,雖然就此會錯失很多東西,但是,你會發現接下來收獲的東西,會彌補心靈的缺憾。
每個人都擁有一個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每個人在這個舞台上都是自己的導演,隻有學會選擇和懂得放棄的人,才能導演出精彩的舞劇,才會創造出精彩的人生,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
換個角度看問題
有位哲人說過:“世界永遠是有兩個的,一個是心裏的,一個是實際的;一個是本性的,一個是現實的。”這句話蘊含的哲理給予人們深刻的啟示。生活必定是苦樂參半,生活中的人們必定是有得有失,如果一味注重失去的結果的話,既不能失而複得卻又徒增煩惱和痛苦。反之,如果在遇到挫折時換個角度去看待它,既獲得心理上的解壓又可以度過瀟灑的人生。
古時候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裏。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鬥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著背。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鬥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都脫光了躺在一張床上了,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板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鬥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你表妹脫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由此可見,積極的人象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消極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想法決定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結果。 換個角度看問題,換個態度看事情,心態自然會不一樣。
有一個女士長得很漂亮,經過漫長的選擇終於和一個男士結婚了,沒想到兩年後她被男士拋棄了,更不幸的是孩子也死了。女士萬念俱滅,準備自殺。她選擇了跳海,就上了一個老頭的船,船開到大海中,她準備跳下去。這時老頭問道,姑娘,兩年前你是啥樣子?女士自豪地說,兩年前我是單身貴族,追求我的人很多,我既沒有先生的拖累,又沒有孩子的煩惱。現在悲慘了,我既沒先生,又沒孩子。老頭說,這兩者不是一樣的嗎?兩年前你沒有先生,現在你也沒有先生;兩年前你沒有孩子,現在你也沒有孩子,你和兩年前一樣漂亮,有啥想不開的?從頭再來。老頭的話把女士給逗樂了,女士不想跳海了,從頭再來。
由此可見,生活可以價值很高也可以一無是處,你怎麼樣去對待生活,生活就如何饋贈你,隻有讓內心的自我永不消失做自己的上帝,而不是讓命運主宰你,這樣快樂就會永遠跟隨你。
美國心理學家艾裏斯曾提出一個叫“情緒困擾”的理論。他認為,引起人們情緒結果的因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個人的信念。所以,許多在現實中遭遇挫折的人,往往認為“自己倒黴”,“想不通”,這些其實都是個人的片麵認識和解釋,正是這種認識才產生了情緒的困擾。實際情況是,人們的煩惱和不快,常常與自己的情緒有關,同自己看問題的角度有關。能否戰勝挫折,關鍵在於自己要有主心骨,任何情況下都不被一時的失意和不快左右,永遠懷著希望和信心,就能從逆境和災難中解脫出來。
從前有一位老婦人,每天到寺裏去燒香,而且總是哭哭啼啼的。寺裏的住持看久了,覺得很奇怪,便問這位老婦人:“你為什麼每天總是哭個不休呢?”老婦人回答道:“我哭是因為我的那兩個女兒,我的大女兒嫁給賣鞋的,小女兒嫁給賣傘的。”老太太邊說邊用衣袖擦眼淚。“這不是很好嗎?”住持微笑著說道。“你說得倒輕巧啊!天睛了,小女兒的傘賣不出去,愁不愁人?”老太太剛說完,住持同情地點點頭。“下雨了,誰來買大女兒的鞋?愁不愁人?”老太太繼續說道,住持又是點點頭。“愁死我了!愁死我了呀!”老太太竟至拍膝捶胸了。“你是不是可以這樣想呢?”等老太太哭累了,住持平靜地告訴她,“天睛了,大女兒的鞋店生意就紅火;下雨了,小女兒的傘就有了銷路。這不是很好嗎?”經過住持的這一番點拔,老太太破涕為笑:“瞧我這個死腦筋,怎麼沒有想到呢?還是你高明啊!”從此,老太太來回住在兩個女兒家,天睛也笑,下雨也笑,由“哭婆”變成了“笑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