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吧。”牛二口不擇心的回答。
“莫不是他們忽悠我們,老早跑路了。”有村民道。
“我看八成是死在山上了。”又一村民道。
“是呀,都去那麼久了,該回來了,”
“都給我閉嘴,我相信他們能把我孫女救出來,一定能。”牛二從來沒有這麼堅信。
“看,有人來了。”有村民道。
大夥扭頭看去,村口約莫有七八個人走來,走在最前麵的,不是牛二孫女又是誰?
“孫女。”牛二激動得話都說不利索,一個勁衝上去,抱著自己的孫女,噓寒問暖。
其他村民看到牛二孫女回來,激動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個個衝出來圍著牛二爺孫,噓寒問暖。
應文和尚看著眼前的情景,雖然身體的傷讓其疼痛,但臉上布滿著笑容。
身體的傷,是值得的。
“阿彌陀佛,牛施主,你孫女交給你了。”應文道。
“阿彌陀佛。”應賢和應能同樣朗誦佛號。
牛二鬆開孫女,淚淚橫秋的道謝。
“謝謝你們,謝謝你們。你們都是我牛家的大恩人啊。”
“老人家,快別這麼說,舉手之勞而已。”應文道。
“對你們是舉手之勞,對我們爺倆來說,可是活命之恩啊。”牛二哭泣著擦掉眼淚。
“爺爺,快讓幾個恩人進村吧,這次多虧幾位恩人搭救,否則孫女就見不到你啦。”牛二想起山上的場景,眼淚扒拉又流出來。
“對對,幾位大師裏麵請。”牛二讓開道路,讓幾位大師進村。
……
進村後,牛二吩咐村民殺豬宰羊,招待應文和尚。
應文和尚半路出家,也是出家。既然現在他以和尚的身份遊曆天下,躲避朱棣的追殺,那麼就得敬五味,戒嗔癡。
酒肉,是堅決不能吃的。
他們一路奔波,吃盡了苦頭,身體也吃不消。應賢和應能看到應文的身體漸漸消瘦,很是心疼,建議應文吃肉,補充營養。應文和尚怎麼也不肯吃,叫牛二給他煮了一碗麵充饑。
吃過飯,應文擔心追兵追趕,準備繼續雲遊。
奈何牛二孫女苦苦哀求,讓他們住一晚,好好休息,次日在行趕路。
他們拗不過,加上一路奔波,沒睡過一個好覺,就答應住一晚,次日離開。
夜晚子時,應文和尚屋子。
應文,應賢,應能在一起,商量次日的雲遊路線。
突然,門外一聲響動,好像有東西掉落院子。
“嗯?”幾人大驚,以為是追兵到來,紛紛衝出屋子準備衝出重圍。
等他們衝出屋子,門外一個士兵都沒有。他們在院子的角落,發現一個和尚打扮的僧人倒在地上,昏迷不醒。
“快,抬進去再說。”應文道。
三人把那僧人抬進屋子,應賢給那僧人檢查身體。
“怎麼樣?”應文問。
“受傷嚴重,加上疲勞過度,導致昏迷。不過這僧人內功深厚,休息下應該能醒來。”應賢道。
“也不知道這僧人得罪了什麼人,傷成這個樣子。”應能道。
“這年頭,殺人還需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