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荊楚(1 / 1)

當崇侯虎下達出命令之後,所有的崇國士兵都往桃花隘的後門湧去。崇黑虎押著姬旦,其他的士兵則分別推搡著少年幸、安昴。瘋瘋癲癲的安危已經沒有人去管他了。黃鷹部落的首領黃飛虎劫後餘生,撞倒了一個士兵,躲得不知所向。一片混亂之中,崇國的士兵上下都在逃命,實際上,除了崇侯虎特別關照的姬旦,其他人也無所謂。

崇侯虎的前軍已經出了關隘的後門。後軍在縱火焚燒山寨。崇黑虎將姬旦拎到了一輛戰車上,匆忙揮鞭趕馬。剛剛吃飽了草料的戰馬被急促地吆喝著,喘著粗氣起駕。

桃花隘外的號角和戰鼓依然在震天轟鳴著,安昴隨著舉著火把的崇國士兵走著,心中也在想著脫困之法。身為西狄,他非常清楚,這其實隻是一種迷惑敵人的戰法,是蠻夷圍獵動物時經常用的法子。可能關隘之外的蠻夷軍隊未必就多於崇侯的軍隊,但是這樣不停地騷擾下去,這邊就是萬軍也會不堪其擾,意誌崩潰的。

就在安昴隨著中軍走出桃花隘的時候,外麵的蠻夷人已經覺察到了山寨中的大火,也匆忙忙發起了對山寨的進攻。他們用巨木撞倒了山寨的正門,呼號著衝了進來。關隘已經變成了一座空城,恰如崇侯虎所猜測的,這支蠻夷軍隊既包括一直騷擾他的山戎人,還有無冤無仇的巴人。卻還有他不能預料到的,被殷商欺負得更多南方蠻夷的羌人、髳盧人,東夷的彭人和濮人。

雖然這些非炎黃苗裔的蠻夷素來與崇國人無冤無仇,但是然而率領這支聯軍的主力卻是南方的荊楚,楚人。那個被崇國人和商人幾乎趕盡殺絕的小小的有熊部落,那個以羋熊為姓,自詡為高貴的炎帝、顓頊和其子火神祝融的後裔的小部族。老首領鬻熊在文王姬昌被拘羑裏之前,已經是文王座上之師,擔任大周國的火正。

可惜,鬻熊死得太早,代他坐首領之位的弟弟性格軟弱,很多大事上搖擺不定,導致整個部族渙散無主,隨意遭到崇侯的驅逐。

但是鬻熊的熊麗,也就是那個剖腹而生、用母親妣厲生命換來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就在不久前,他收到了去周國的使者帶回來的周國人的密函,這是周人大將南宮適寫給他的,說周王姬昌要會盟諸方,與大商一較高低。倘若勝利,則不入商人法眼的天下外方之族,都能獲得華夏的正式封疆,入得文明體係之中,不再被以蠻夷視之,橫加征討,享有和平與富足。

周人的這個密函,對於那些苦苦尋求華夏正統身份的楚人,比任何的饋贈都更有誘惑力。有熊族人本是中原故族,隻因為勢力弱小,被殷商和崇人欺淩著趕到南蠻之地去了,自此,被視為蠻夷一類。他們發自多希望華夏族人能夠正視那個丹陽山下小部族的存在,承認他們的文明苗裔。

年輕的熊麗比那些真正的蠻夷族人更積極響應,急不可待的帶著為幾十個的楚人精幹,向自己的妻族庸國人借得五百兵,並號召巴人、濮人、彭人一起,湊足了三千精兵,奔赴大周會盟。不過一路上,熊麗都在為一件事情苦惱,那就是楚人實在是太窮了,會盟時實在拿不出什麼東西作為禮物送給周王姬昌。而巴人和彭人帶來的犀角、象牙、皮毛和珠玉簡直太豐盛。

不過,縱然如此,熊麗依然被視為這支蠻夷聯軍的小首領,並且他也自覺得理所當然。因為他是自視為正統的高陽後裔,華夏一枝。他需要帶著這幫烏合之眾打幾個漂亮仗來證明自己。可惜,大商國又在興兵東征,他們聯軍走得實在是順利,進入中原境內多日,竟然一直沒有遇到他們最害怕的商軍。一直年少心雄、躍躍欲試的熊麗,是既緊張又失望。

就在他們快接近通向西域的大隘穀之時,熊麗的聯軍遇到了那股子遊擊崇侯虎的山戎人。熊麗麾下人多勢眾,迅速把山戎人包圍了,全部俘獲,並盤問出來曆。原來也是一股要去跟周人會盟的北戎,蠻夷一家親,熊麗直接把他們編入隊伍之中。

當熊麗得知周人的四王子姬旦被崇侯虎給抓走了之後,幾乎怒不可遏,也同時興奮異常。機會來了,年輕的熊麗要為家族報仇了,楚人一定要把奪我家園的崇侯虎碎屍萬段,取其頭顱獻祭給父親鬻熊。當然,也順道打劫一下崇國,弄出點東西獻給世叔姬昌作為見麵禮。

熊麗帶著這股蠻夷聯軍,急行軍追趕,想在崇國人進入桃花隘之前將他們消滅。可是他還是低估了久經戰鬥的崇人的速度,眼看著崇侯虎帶著大軍進入隘城卻束手無策,吃不準要憑著蠻力從低處向上衝猛攻,還是悄無聲息地等著崇侯虎出關隘山寨再說。

就在熊麗焦急萬分之際,一個尖嘴猴腮、皮膚黝黑像一隻烏鴉的西域劍客闖入到他的營帳中。這個人風塵仆仆的樣子,開門見山,就通報自己是四王子姬旦的門客——安畢。他在山路上跟蹤這支隊伍很久了,看到了有楚人的身影,故特鬥膽向他們借兵去營救四王子姬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