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四、遺囑(2 / 2)

少年看到剛才抓他來的姬旦,正匆忙入跪,與一幹人都端正地跪在那個病榻麵前。那些都是大周國正牌的十餘個王子們,皆是姬昌的親生兒子。其中,隻有一個人端正地站在病榻邊,那人生得高大威猛,雖也已經頭發斑白,卻依然一派王者之象。隻聽姬昌公輕聲喚道:“發,發,你過來!”

那站立的人,正是大周國當朝太子、文王姬昌的二兒子姬發。聽到父親呼喚,姬發趕忙湊近一點,壓抑著心中的悲傷,向姬昌問說:“父王,父王,您是要為兒臣,親授最後一道平商之策嗎?”

姬昌微微一笑,深深而努力地吸了口氣,然後帶著一種失望的表情,微微地搖了搖頭。過了許久,他張口欲言什麼。姬發慌忙叫:“姬何,姬何,趕快把我父王的話,記下來!”

一個叫做姬何的年輕貴族慌忙跑上前來,帶著刀筆和一把竹簡,準備記錄大周王的遺囑。他是姬昌侄孫輩,少年聰慧,以刀筆刻字的速度,在王室當中是數一數二的,因此,被姬發選拔擔任王室的書記官,速記極其機要的王室大事。

隻聽到姬昌輕輕咳嗽一聲,用非常微弱也非常堅定的聲音在斷斷續續說話:

“發,朕疾適甚,恐不汝及訓。昔前代傳寶,必受之以詷。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終,汝以書受之。欽哉,勿輕!昔舜舊作小人,親耕於曆丘,恐求中,自稽厥誌,不違於庶萬姓之多欲。厥有施於上下遠邇,乃易位邇稽,測陰陽之物,鹹順不擾。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身滋備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堯嘉之,用受厥緒。嗚呼!發,祗之哉!昔,微假中於河,以複有易,有易服厥罪。微無害,乃歸中於河。微誌弗忘,傳貽子孫,至於成湯祗備不懈,用受大命。嗚呼!發,敬哉!朕聞茲不舊,命未有所延。今汝祗備毋懈,其有所由矣。不及爾身受大命,敬哉,勿輕!日不足,惟宿不詳。”

(注:這段話來自2008年出土的清華戰國竹簡,被稱為“文王保訓”。這篇遺言中,姬昌首次提出的“中道”的思想。其含義,學術界尚有很多爭議,我有個人之解,但避免誤導讀者,不作解釋。)

這番話,姬昌說得很慢,本來咽嗚的眾人忍不住都屏住呼吸。大殿瞬時間變得極其安靜。姬何匆忙地在竹簡上刻著,發出咯吱吱的響聲。太子姬發一句一句聽著,不禁淚流滿麵。姬昌輕聲問:“發,你知道否?”

姬發道:“父親在教導兒子,家訓是最值得珍惜的寶貝。舜在山丘中耕作時,堅持中道,從而為天下百姓造福,帝堯繼承他的中道,也是極大的福氣。殷人的祖先上甲微,也是堅持中道,才能有成湯開創殷商基業的盛世。兒臣定謹遵父命,秉持中道!”

姬昌點點頭說:“好好,發,為父還有話跟你說!”

喜歡少年幸之旅一牧野大戰請大家收藏:少年幸之旅一牧野大戰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