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前往神京城(2 / 2)

所以,他還活著。

南宮長武從不藏私,也是一視同仁:“咱們村,每一個孩子,到了習武年齡,我都會教導他們習武。”

另一個老叟長歎一聲:“我本不應該說這句話,但是不得不說。我已經老了,沒幾日活頭,但是後世子孫可要牢記,靠人終究不如靠己,太平未必真太平。沒有外敵的時候,自己人才最可怕。”

“你這老混球。”

他旁邊的一個老叟罵罵咧咧:“別教壞了孩子。”

這些老叟罵罵咧咧,南宮長武沒有參與其中,而是轉身離開,去幫助其他村民。

老人常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

這句話,是對於世事的看透,是經曆過之後心酸的總結...南宮長武將老叟們的對話,記在了心裏。

這時,劉承序的一個儀衛兵前來:“南宮村長,我家王爺有請。”

南宮長武沉默了一瞬:“前麵帶路吧。”

回到大安境內,就沒有在關外那麼自由。

既然到了別人的地盤,就要遵守別人的規矩。既然是承惠於人,就要感激別人的賜予。

到了大安,南宮長武就是民,劉承序就是王。

身份天差地別。

“南宮村長。”

看到南宮長武,劉承序就臉上不由自主的浮現笑容。

南宮長武在身邊,太有安全感了:“請坐,小王備下一桌酒席,請南宮村長小酌一杯,也感謝南宮村長護送之恩。”

不僅僅是護送之恩,而是救命之恩!

南宮長武拱手彎身:“多謝王爺厚賜。”

“客氣客氣。”

劉承序心裏咯噔一聲,南宮長武這樣的漢子,劉承序還是希望他大大咧咧,不要與他客氣才好。

客氣了就是見外。

不客氣了才是自己人:“請坐。”

南宮長武等著劉承序落座,這才坐下:“王爺請草民前來,可有什麼吩咐。”

“沒什麼吩咐不吩咐的。”

劉承序盡量要自己語氣柔和:“南宮村長到了大安,可有什麼安排?”

南宮長武看向窗外:“就在新家安穩下來吧,我曾因南宮村村民而活,就要報恩於他們。”

很好!

這種重情重義的人,讓劉承序更加欣賞:“小王敬重南宮村長為人,意欲留在身邊盤桓,我王府中敬著一些貴客,南宮村長能否與小王交個朋友?”

和尚曾說過:團長給俺臉,俺得兜著。

劉承序這個人如何先不論,這種態度...且,到了大安人生地不熟,南宮長武也好,村民也罷,都需要一個靠山:“恭敬不如從命。”

“哈哈...”

劉承序大喜,這比他當初迎娶王妃的時候還要高興:“能讓長武屈尊於王府,是小王的榮幸,小王敬長武一杯。”

什麼叫打蛇上棍,給根棍子往上爬?

劉承序是一個懂得人情世故的王爺,現在長武這種親昵稱呼都喊了出來。

“長武外祖父既然是榮國公,現在榮國公已不在世。”

賈家,是神京城勳貴。

但是隨著賈代善故去,賈家就算是有一個國夫人撐著體麵,終究是淪落為二流之家。但是,賈家依舊還有著劉承序都需要的軍中人脈:“你到了神京城,可有打算?”

賈家,外祖...

對於南宮長武來說,這是一個極為陌生的詞:“貧寒不登富貴門,不尋富貴親,既然到了神京城,我本不應去打擾,終究是於禮法有悖。”

南宮長武的母親隻是庶女!

如今就是流落神京,難民一般。

就算是劉承序看重他,南宮長武終究還是白身一個:“到了神京城,我去拜訪拜訪吧。”

“嗬嗬...”

劉承序笑道:“長武之祖,長武之父都是為國戰死,這次回京,小王必然會為長武討一個出身...承繼汝父之職,應有千戶之職,到時候還要長武屈尊,到小王府中任一個儀衛正。”

南宮長武快速思索,最終起身:“有勞王爺,草民願為王爺馬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