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順殺了人後,連夜逃出滄州,輾轉到了許多州府,賣掉宅子的錢眼見越花越少,困頓中,在河南府認識了討飯為生的王匡順,二人結伴流落江湖,在相濡以沫中,為了自保,和州府中的市井潑皮爭鬥,因為勢單力孤,無法立足,一直沒有落腳之處,後來二人解救被一夥潑皮欺淩的賣苦力的少年李順義和趙順川;四個人結為異姓兄弟,直到流浪到了汝陽縣,做了屠宰牙行的夥計;後來牙行當家的年事已高,洗手不幹,因為張順手藝出眾,在夥計當中口碑極好,就被推舉為屠宰牙行當家的,隨著屠宰牙行買賣越來越紅火,出了門市,許多屠戶也來此討衣飯,都被張順接納,自然常例錢是少不了的;曹順、劉承順、馮川順是從牙行夥計當中脫穎而出的,在張順一手主持下,七位名字都帶著“順”字的人,結拜為兄弟,大哥,自然是張順,二哥,是王匡順,老三,是李順義,老四,趙順川,老五,曹順,老六,劉承順,老七,馮川順,合稱七順,因此汝陽縣裏人們也習慣稱屠宰牙行為七順牙行,討了一個好彩頭,果然,七順的買賣日漸紅火,加上七個人各自帶著夥計,牢牢抱成團,汝陽縣內所有市井潑皮無賴無人敢打他們的秋風。
張倌原本是個小乞丐,張順在市井中遇到他,覺得他可憐,就收留了他;平日裏見他機靈,很是喜歡,就留在身邊做了心腹;正因為是張順身邊的人,因此對他們的事情知道得一清二楚;這七順的日子看似一帆風順,實則張順早察覺出一些端倪;原來七順在屠宰牙行的生意,並非是鐵板一塊,張順作為大哥,自然掌握著大頭,其餘六順,都各自掌握著一攤,每個人的收益,看各自掌管的市井範圍買賣好壞而定,如果想占多一些,可拿出以前的收益投入其中,過後的收益自然是要多一些,按曹謙穿越前時代的說法,就是股份製經營,老二王匡順為人簡樸,不太在乎銀錢的多少,在買賣當中所占最少,老三、老四李順義和趙順川慷慨豪俠,揮金如土,不能不在意收益,自然是削尖腦袋要占多一些,老五曹順則是後來居上,除了張順,他占的分成最多,至於劉承順和馮川順,甘當打醬油的角色,而且這二人最為要好,將分成合並在一處,有福同享。
單說這曹順,因為他得到的分成僅次於張順,財大氣粗,單獨購置了宅院,還蓄養了一房妾,對這些張順並不在意,求財,無非是為了下半世的快活,隨他去了;可是曹順似乎對這一切並不知足,不但在買賣上壓製其他的弟兄,更是不吝錢財,收攏眾多夥計,大有自成一派的趨向,特別是在張順結識曹謙後,曹順絲毫不掩飾對曹謙的微詞,張順一開始還奇怪曹順為何不待見曹謙,後來通過手下的耳目得知,曹順有心和尹師綺勾結一處,要知道,曹順的財力已經不容小覷,如果他和尹師綺坐在同一條板凳上,那他在汝陽縣的勢力,隻怕除了尹師綺,無人能比,至於單八七,因為遠在汝陽縣郊,自然是夠不上的。
張順一方麵鄙視尹師綺,另一方麵,想要阻止曹順的野心,自然對曹順的舉動格外留意;直到發生了曹順指使手下夥計搶奪了曹謙這一方從尹家得到的產業,張順意識到,他不能再這樣忍下去了,他瞞著其他的弟兄,私下和曹順談了一次,曹順矢口否認這件事是他主使的;在張順繼續深入查訪曹順的舉動同時,發生了曹謙被陷害入獄的事情,張順忙於營救曹謙,將曹順的事情暫時擱置,但他知道,曹順一旦和尹師綺聯合,形勢將不可收拾,但又無法直接阻止,隻好想辦法削弱尹師綺的勢力;恰巧他知道了關於葉都頭的一些內情,加上尹師綺和單八七一直同坐一條板凳,遂瞞著其他六順,帶著張倌,安排了葉都頭捉奸殺了單八七這一出戲,生生斬掉尹師綺的一條手臂,同時使葉都頭不得不堅定地站在自己這一邊,參與到解救曹謙的行動中。
在曹謙洗清冤情被知縣劉大昴宣布當堂釋放後,張順知道該繼續做他要做的事情了,他向張倌交代清楚,此番他單獨去和曹順交涉,但難測吉凶,讓張倌先和葉都頭在一起,過些時日後,如果沒有他張順的消息,一定和葉都頭一起去找曹謙。至於曹謙從李順義手中得到的這封書信,可以確認,不是張順所留。
曹謙聽完了張倌的話後,臉色一變,說道:“事不宜遲,張倌,趕快給我帶路,我們要去曹順的家去看一看。”
曹謙意識到,張順可能出事了,現在張順這一方人,誰有問題已經很明了,搞不好張順出於兄弟情誼,獨自和曹順交涉,曹順這廝早就不是當初和張順結拜的那個人了,可以想見,憑著曹順變節後的舉動,什麼陰招都使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