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對老夫少妻的恩愛時光隻有短短兩年,衰老與疾病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的。張愔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武官就要走到人生的盡頭,窗外已近向晚,燈光暗淡,病床畔是他心愛的女子,握著他冰冷的手,正為他神傷淚滴。
無奈,再不能為盼盼拭去淚水,再不能保護她,為她遮風擋雨。人生最後有美相伴,夫複何求?那是一生最美好的日子。因此,不要提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盼盼,原諒我的自私,我走後,不要為我做傻事,你還年輕,你是自由的,你要好好地活下去,我能給你的,隻是保證你今後生活的家資,和你喜歡的那處燕子樓。
張愔病逝徐州,葬於洛陽北邙山。
樹倒猢猻散,張愔死後,張府中的姬妾很快風流雲散,各奔前程。隻留下孤獨的盼盼一人麵對這突然降臨的生死別離。望著周圍空空如也的房子,偌大一個家庭就這樣突然土崩瓦解了。
愛已經來得遲了,剛剛感受到一點點熱,誰料一朝竟棄我而去,從此幽冥隔世,軒窗淒然一麵,醒來卻是幽夢一場,相見遙遙無期。銅鏡中的容顏依然美麗嬌豔,但盼盼相信,深藏於素衣縞衫中的那顆心卻從此不會再為誰悸動,短暫的兩載夫妻情,已經夠她用一世銘記與緬懷。
盼盼決心用自己的方式矢誌為張愔守節。張府易主後,盼盼隻身移居到徐州城郊雲龍山麓的燕子樓,那是張愔留給她的一切。隻有一位年邁的仆人相從,主仆二人在燕子樓中,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開始的時候,許多曾經傾慕盼盼的世家公子與官商富豪們都登門拜訪,希望能再次迎得美人歸。但佳人的影子還沒有見到,就被婉言回絕了。另有一些居心叵測的人以為盼盼正值青春韶華,一定耐不得寂寞,想趁機欺辱盼盼,但他們毫無例外地都吃了閉門羹。
盼盼獨居燕子樓的事一直被人們爭相傳揚議論著,人們大多懷疑盼盼的誠心與耐心,長久的寂寞絕對是一件折磨人的事,何況還是這樣年輕貌美的佳人呢?時光如流水般悄然而過,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燕子樓前早不見了那些虔誠傾慕的花花公子們,人間何處無芳草,他們確實隻是追逐花草的蜂蝶,而盼盼卻是矢誌不渝、堅貞不變的水晶石,時間愈久,愈能看到她五彩的光芒。人們由懷疑到驚訝到欽佩,徐州燕子樓成為為愛守節的象征。
燕子樓外,因盼盼的獨居而風風雨雨著;燕子樓內,卻日複一日寂寞深鎖著。每逢暮雨更思卿。年年樓前風景依舊,但人事全非,獨對長夜寒燈,形單影隻,夜夜刻骨的思念,日日無望的期盼,冬去春來,去年的燕子今年又飛回,卻不見去年伉儷伴身邊。瀟瀟暮雨,多少落寞與孤獨,卻向誰傾訴?住在記滿舊情的樓中,盼盼心中隻剩下悲思和無奈,日複一日,全靠著沉醉在美好的回憶中打發時光。盼盼掩上小扉,不再歌舞,也懶於梳洗理妝,曾經的羽衣也陳舊在了箱底。任桌上寶奩塵滿,日上勾竿。任外麵車馬喧嘩,秋月春花。任窗上蛛網橫結,朱漆斑駁。任年華老去,華發如雪。望窗前垂柳綠了又黃,獨自不敢憑欄眺,隻在微雨中,才靜靜地一個人走走溪邊的柳堤,隻因為可以肆無忌憚地任淚水橫流,老天也知我的思念有多濃,心傷有多重。就這樣在昏昏暗暗中,不知不覺竟也度過了十個春秋。這十年間,除了回憶之外,文字成了盼盼內心孤寂的釋放口,飽蘸著濃重的深情與思戀,盼盼寫下許多淒美詩篇,流傳下來的有《燕子樓三首》,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