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末年,女真族的葉赫那拉家族與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家族有不共戴天之仇,當時流傳著“滅建州者葉赫”的說法。巧的是,清朝的第一個皇後和最後一個下詔接受共和結束帝製的皇後都是葉赫那拉氏,真是一語成讖。這究竟是天意,還是人意?
我們還是從頭說起吧。
葉赫部分布於葉赫河(今吉林省梨樹縣境內)一帶,是肅慎(女真)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葉赫分為同姓葉赫和異姓葉赫兩支。同姓葉赫號稱葉赫那拉部,分布於南起長白山、東至濱海的地帶,清朝第一位皇後孟古格格就出於此支。異姓葉赫與同姓葉赫不同,其祖上本是蒙古族土默特氏,後來才入贅到葉赫,著名的慈禧太後就出於葉赫部的這一支。女真在明朝時分為三部:建州女真、野人女真和海西女真。海西女真又分為葉赫、哈達、烏拉、輝發四部。海西女真四部中的葉赫,與明朝關係密切。由於明朝在當地所設的馬市鎮北關與葉赫部相鄰,所以明朝人也把葉赫部稱為“北關”。
明正統七年(1422年),明政府把建州女真分為建州衛、建州左衛和建州右衛三部。曆史悠久、姓氏尊貴的愛新覺羅家族就屬於建州左衛。從永樂十年(1412年)明成祖封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為建州左衛指揮使開始,直到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這個家族一直承襲著建州左衛指揮使之職。在長達兩百年的時間裏,幾經興衰的愛新覺羅家族,經過數次遷徙,最終定居在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
元末明初,葉赫那拉氏族與愛新覺羅氏族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據說,當時為了使葉赫那拉氏族順服,愛新覺羅氏的頭領指著大地說:“我們的姓氏是大地上最尊貴的金子(愛新覺羅是滿語金子的意思)!”葉赫那拉氏的頭領哈哈大笑,指著太陽說:“我們的姓氏是天上的太陽(葉赫那拉是滿語太陽的意思)!”這場戰爭最後以愛新覺羅氏族的失敗告終。之後,葉赫那拉氏族就成為了當時女真族最大的部落,而葉赫那拉氏族與愛新覺羅氏族之間也因此結下了仇恨。
不過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或朋友。為了各自的利益,葉赫那拉氏族和愛新覺羅氏族幾百年來一直徘徊在敵人與朋友之間。迫於形勢的不斷變化,兩個氏族有時會連年征戰,有時又會結親聯姻。
孟古格格是海西女真葉赫部貝勒楊吉砮的女兒。孟古格格出身名門,她的家族是葉赫世代傳承的貴族,而當時的葉赫又是海西女真中最強大的部落之一,所以,孟古格格是名副其實的金枝玉葉。跟家世顯赫的孟古格格相比,努爾哈赤顯然要遜色得多:雖然努爾哈赤家族祖上都在明朝為官,但是到了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這一代,家族已經非常衰敗,隻是一個小小的部落酋長,管轄的範圍僅僅相當於現在北方的一個鄉鎮。據史料記載,孟古格格的父親楊吉砮曾率領1000多人到撫順馬市貿易,而同樣來此貿易的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則隻帶了40人。由此可見當時孟古格格所屬的部族與努爾哈赤所屬的部族勢力相差之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