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8日,剛剛上任不久的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訪問中國,實現了中日關係的“破冰之旅”。但鮮為人知的是,安倍首相能順利訪華,與昭惠夫人2006年5月的“秘使之旅”有著直接關係。而為安倍夫人訪華搭橋牽線的,就是旅日華人京劇藝術家吳汝俊先生。
據《中文導報》記者張石批露,1996年中秋的一次演出,吳汝俊與安倍夫婦開始相識,此後吳汝俊演出,安倍夫婦幾乎每請必到,成了他的忠實“粉絲”。據日本《現代》周刊報道,2006年5月30日起,昭惠夫人曾秘密訪華三天,此時正是因參拜靖國神社,中日關係嚴峻的時期。據日本媒體報道,昭惠夫人喜歡京劇,安倍夫婦和娶了日本妻子的旅日藝術家、日本京劇院院長、京劇名角吳汝俊一家交往甚深。2006年4月29日,安倍夫婦請吳汝俊和夫人吃飯,吳汝俊借機說,安倍先生馬上就要參加首相選舉了,這個時候去和中國各界人士進行廣泛交往很有意義,昭惠夫人應該訪問中國,“您到了‘第一線’,才能了解你最想了解的情況。”對於這些建議,安倍高興地說:“好哇,請多多關照。”就這樣,他們在飯桌上商定了昭惠夫人去中國的日期和行程。這就是昭惠夫人“秘使之旅”的由來。
2006年5月30日下午1點左右,昭惠夫人一行抵達北京,第一站便去了雍和宮,祭拜了26米高的大佛。拜完佛後,昭惠夫人“一定要去訂做旗袍”,因為她希望穿著中式服裝與中國高層見麵。昭惠夫人選了兩款文雅而樸素的布料,另選了一雙繡花鞋和一個中式手袋。她訪華的首場晚宴是在北京全聚德烤鴨店舉行的。之後,北京的朋友又請他們一行到老舍茶館聽戲喝茶,“昭惠夫人對中國茶道很感興趣”。
日本的外交人士說:“因為是下任首相的夫人,她在中國受到最大程度的歡迎。白天安排市內觀光,晚上安排和要員共進晚餐,把小泉卸任後的中日關係改善寄托在昭惠夫人身上。和安倍不同,昭惠夫人是一位酒豪,她似乎很受歡迎。”
“昭惠夫人穿著傳統的中式服裝去見中國領導人,她對中國文化的感情是自然流露,給很多中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吳汝俊說,昭惠夫人的“旗袍外交”,促成了安倍晉三2006年10月8日的“閃電訪華”的成功。
報道還說外務省特意為“第一夫人”配備了“外交專屬人員”,由此表明日本將把小泉時代不可能實現的“夫人外交”作為新的外交戰略,並給予高度重視。外務省用重金聘請前駐中國公使,現任民間研究所代表的宮家邦彥,專門就在外交場合的社交方式,言辭談吐,服裝等對昭惠夫人進行指導。宮家邦彥夫人也是臨時指導員。
為了使擔任首相後的首次出訪獲得成功,安倍夫人著實是花了點功夫的,她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努力幫丈夫一起加深對中國的了解。“要是別的首相夫人,在陪丈夫去中國訪問前,肯定忙著化妝、采購。今天下著這麼大雨,還來參加研討會,真不簡單!”這位愛學習的首相之妻就是安倍昭惠——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的妻子,在10月8日訪華之前,夫妻二人一直忙著做“功課”。
10月6日,安倍首相訪華的前兩天,日本一個非政府組織和每日新聞社主辦的“新政權下的日本外交:日中、日美、日本與中東關係研討會”,在東京記者中心大廈舉行。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新日中友好21世紀委員會委員國分良成教授,日本防衛大學校長、日美關係專家五百旗頭真教授,日本外務省前亞洲太平洋局長田中均先生等當今日本外交學界的重頭人物齊聚一堂,共同分析了安倍政權下的日本外交走向。
當天,冒著近幾年日本秋季罕見的大暴雨,共有近300人前來參加了研討會。而身著一襲黑套裙的安倍昭惠在研討會開始10幾分鍾前就悄然來到了會場,找了個第一排位子坐了下來。
在研討會開始前,這次研討會的負責人兼主持人、安倍夫婦的老友、日本《每日新聞》前記者信彥提出,在介紹到場嘉賓時本想也介紹一下安倍夫人,但是征求她的意見時,她說‘就別介紹了,我隻是來聽課的學生’。”據介紹,在“課堂”上安倍夫人對關於日中關係的討論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她希望了解日中關係的有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