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純一郎的第一次破冰之旅,在日本國內政治因素的牽製和朝鮮半島形勢因核問題而發生的一係列變化下,使得朝日關係並沒有能夠像人們所希望的那樣實現較大的、根本性的轉變。相反,由於日本違背事先的承諾,讓回國的5名被綁架者永久性滯留日本而導致朝方強烈不滿,隨後日本又在朝核問題上緊隨美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對朝鮮施加壓力,企圖迫朝屈服。日本的媒體又沒完沒了地炒作,導致朝日關係的改善也變得似乎遙遙無期。同時,日本政府又采取將雙邊問題國際化的方針,不斷向國際社會告發朝鮮綁架事件,企圖喚起國際輿論的理解與關心,為解決綁架問題尋求法律支持。這樣的做法雖然提高了國際社會的輿論關注程度,卻也導致朝鮮政府對日本政府的反感與日俱增。朝鮮政府一再發表聲明,表示綁架問題已經解決,朝鮮已經做出“所有應做的努力”,今後任何有關解決朝核問題的場合,都不同意日本參加。日朝之間的信任危機已經達到臨界點了。
正因為如此,如何緩和棘手的朝日關係,也成了日本政治家顯示身手的舞台。安倍晉三由於在綁架問題上異常強硬,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有不少政治家也都躍躍欲試。除了外務省還不斷在北京、大連、沈陽等地與朝鮮外交人員保持接觸外,2003年底,“綁架聯事務局長”平澤勝榮又通過另外途徑,在北京與朝鮮高級官員見麵,試圖摸索打開日朝關係僵局的方法。2004年4月,被稱為小泉純一郎鐵杆政治盟友的原自民黨副總裁山崎拓與平澤勝榮一起,在極為保密的情況下到大連與朝鮮高級官員舉行密談。山崎拓對朝鮮代表說自己是代表小泉來談判的,平澤也介紹山崎拓“與小泉是一條心的”。通過會談商定小泉總理再次訪朝,打開局麵。同年5月14日,雙方宣布小泉純一郎首相將對朝鮮進行第二次訪問。但是,這一係列努力被唯安倍晉三馬首是瞻的“家屬會”等指責為“二元外交”,幹擾了政府的方針。為此,他們一致決定免去平澤勝榮“綁架聯事務局長”的職務。
2004年5月22日,小泉純一郎首相閃電般地進行第2次訪朝,金正日總書記再次舉行會談,給朝日關係的改善帶來了新的契機和希望。會談後,小泉首相帶回了5名被綁架者的家族子女們,日本承諾向朝方提供25萬噸糧食援助和1000萬美元的藥品支援。
這一天日本的所有電視台都從早到晚一直在實況傳播此件新聞,各大報紙也同時發了號外。可見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壯舉。雖然有“內病外治”的作秀成分,未必會有助於其國內困境的解決,但是在打破朝日關係僵局、解決長期困擾雙方的“綁架問題”方麵,還是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同時,在重新確認《朝日平壤宣言》精神、重開朝日邦交正常化談判方麵,也並非乏善可陳。
但是,我們注意到,在第二次訪朝節目中,本書的主人公始終沒有登場,他雖然由於在對朝問題上嶄露頭角,並青雲直上,在2003年9月被選拔為自民黨幹事長,成為黨內第二號人物,但是在這次對朝外交中他卻完全被晾在一邊。這是由於他和內閣參事中山恭子堅持強硬路線,與堅持和解方針的總理助理山崎拓及外務省發生了衝突,以前的盟友,一夜間成了競爭對手。中山恭子急流勇退辭去了職務。
但是,安倍晉三並沒有就此罷手,而是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雖然他表麵上仍堅持要對朝鮮實行製裁,但是暗地裏卻在開辟自己的渠道。
據日本雜誌披露,早在2003年8月,他通過別人介紹認識了號稱是與金正日有私人交情的中國黑龍江的朝鮮族實業家,兩人在河口湖畔安倍家別墅秘密會談了2個多小時,臨別時,安倍晉三還親筆寫了一封信托此人轉達:
xx先生,這次xx先生來日本,我們見麵進行了廣泛的具有建設性的談話,關於今後相互交換的意見,我已經托xx先生轉達了,請加以研究為盼。草草。
日本政府內閣官房副長官安倍晉三
2003年8月18日
這封信據說是寫給金正日的,安倍晉三希望能通過此舉打開日朝之間的僵局。在2004年初,安倍晉三還派自己最得力的秘書秘密去朝鮮訪問。當然,朝鮮方麵並沒有采納他的建議,才有後來的山崎拓,平澤勝榮方案。2004年9月大選,自民黨失敗後,安倍晉三引咎辭去了幹事長職務,但是被委以代理幹事長,同時兼任黨內改革推進本部長。日朝關係江河日下,相互間的不信任和鴻溝也越來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