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想不成為他人口中的魚肉,我們惟有做到心明眼亮,善於識別他人的騙術,才能防患於未然,使自己不再受到傷害。黃鼠狼給雞拜年,其實是讓你放鬆警覺,另有圖謀,你得小心謹慎。
春秋時期,衛國的國君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但由於衛國土地麵積小,人數少,雖然國內人心平和,賢士頗多,但仍是一個小國。
有一天,衛君正和眾臣商議國事,突然有人來報說大國國君智伯派人求見。
眾臣麵麵相覷,不知是什麼事。
因為智伯仗著自己國力強盛,經常侵略其他小國。在它周邊的小國現在幾乎都沒有了,全變成了智伯的國土。所以眾臣一聽智伯派人來,不由得心驚起來,連衛君也不知所措,呆呆地坐在椅子上。
這時,一個叫南文子的大臣見眾人如此驚慌,不由得笑出聲來。
衛君忙問南文子:“你因何發笑?”
南文子答道:“大王應該問那智伯派了多少人來,而不是與眾臣們一起發愣。”
衛君便問來報的人。
來報的人答道:“隻有兩個使者,沒有軍隊。”
南文子叫道:“快請他們。”
智伯的兩個使者走上殿來,不卑不亢地對衛君說:“我們大王派我二人來送給您四匹駿馬,一件白璧,希望您能收下。”
早有衛君的人在門外牽著馬,托著白璧奉給衛君過目,衛君心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並邀請二位使者留在衛國遊覽幾天。
二位使者推辭說,智伯還有別的事讓他們去辦,先行告辭了。
衛君當晚設宴與群臣共樂,席間歌舞升平,杯盤狼藉,眾大臣笑逐顏開,喝得臭氣熏天。
惟有南文子坐在那裏,一言不發,還唉聲歎氣。衛君見了,生氣地問道:
“像智伯那樣的國君,能這樣禮待寡人,普天同慶也不過分,現在你為什麼這麼掃興呢?”
南文子站起來,對醉醺醺的衛君說道:“大王您對智伯有過功勞嗎?”
衛君搖頭。
“那大王曾同智伯禮尚往來過嗎?”
衛君回答沒有。
南文子哈哈大笑道:“難道大王沒聽過這樣一句話——沒有功勞的賞賜,沒有原因的財禮,必有它一定的原因嗎?”
衛君心裏一驚,酒醒了一半,但仍很迷惑地問道:“智伯難道給我禮物有什麼圖謀嗎?”
南文子說道:“是的。四匹駿馬,象白璧這種貴重物品本是小國送給大國的禮物,現在情形卻反了過來,由大國送給小國了,這其中一定有什麼問題啊!希望大王仔細考慮一下這件事。”
衛君恍然道:“哎呀!如果不是您提醒我,我還真不知道這其中有詐呢!依您之見,現在我們該怎麼辦呢?把四匹馬和白璧退還給智伯嗎?”
南文子搖頭道:“不必如此,即使現在退還禮物,智伯的陰謀也不會因此而改變的,倒不如坦然接受,然後再在邊境設上重兵。以防偷襲。這樣既無損於我國的禮節,又防止了不測的發生,兩全其美,豈不更好!”
衛君立即派人叫邊境加強防衛,不能有一絲疏忽。
果然,智伯不久起兵襲擊衛國,到了邊境遭到重創,無奈又返了回去,恨恨地說道:“想不到衛國有如此賢人,預先識破了我的計謀!”
以最小代價換得最大利益該用什麼方法?智伯給出了答案。智伯想要侵略衛國,如果強攻,不僅會勞民傷財,甚至會陷入持久戰的泥潭,不如先給衛國一個假相,讓它相信自己對它的尊重,從而令其疏忽防守,不攻自破。
所謂強中更有強中手,雖然智伯的陰謀騙過了衛君,但南文子深諳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的道理,所謂無功不祿,一個比你強的人或者比你有能力的人,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忽然給你好處或者獎賞你,那你就得小心了,他肯定會另有他圖。南文子就是從大國小國之間禮尚往來的規矩禮節識破了智伯的奸計,及時地救衛國於危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