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親的書房裏,聞著那淡淡的書香,小小的錢學森似有一種久違的感覺,他感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安寧和舒適,隻要一走進那個神秘的書房,他好動的心就會很快安靜下來。
1.普通的孩子
1911年12月11日,在中國浙江杭州的一座普通院落裏,一個嬰兒來到了世上。父親給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取名錢學森。就是這個孩子,在他長大成人之後,成了世界著名的火箭專家。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孩子,名字看起來也很平常:中國人一般都把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寄希望在孩子身上,錢學森的父親也不例外,他希望他的兒子能夠穿越知識之林,做一個知識的富有者。
錢學森的父親錢均夫,是一個舊中國的知識分子,當時在一個舊書院當教書先生。他為人正直,處世嚴謹,在書院裏是出了名的嚴厲老師。但在兒子麵前這個一貫繃著臉的教書先生,卻少了幾分嚴肅,多了幾分關愛。他太愛他的兒子了。錢學森剛出生不久,他就整晚地坐在床邊輕輕地為他的兒子朗讀詩歌,看著兒子可愛的小臉,這個有著深厚文學功底的教書先生,經常是聲情並茂,如醉如癡,那些大師們的作品在他嘴裏,仿佛變成了一首首悅耳動聽的小夜曲。
“你看,小家夥兒在聽呢。”父親自豪地對母親說。是的,小學森此時好像真的被父親的朗誦迷住了,他睜著兩隻晶亮晶亮的黑眼睛,長長的睫毛一眨一眨地正好奇地看著父親,小嘴巴微微開啟著,似乎也想像父親一樣,朗誦一首詩呢。
母親此時便會坐在旁邊的坐椅上,腿上放著針線活兒,邊做活兒邊微笑地看著他們父子倆。
“如果他能聽懂就好了,他可是隻有幾個月大啊。”
母親輕輕地說。
這個舊中國的傳統女子說話總是輕輕的,像她的人一樣,如天空一抹淡淡的雲,純潔而崇高。
這個中產階級家庭,就是在這種安靜祥和的氣氛中度過他們的每一個夜晚的。錢均夫丟掉白天繁瑣的事務,全身心地投入到這種溫馨幸福之中,感受著來自生命的訊息,他們太珍惜這難得的安寧了,因為,戰火已經燃起……
2.生不逢時
上海是當時中國的第一大城市,在那個年代,這個美麗的城市,卻總有受傷的士兵和駭人的槍炮。
原來,在錢學森出生前不久,中國境內發生了一場很大的政治變動,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經常有排列整齊的士兵在大街上走來走去,口號喊得震天響,肩上的刺刀亮得紮人的眼睛。
那時候,錢學森一家住在一幢古樸的教堂式樓房裏,那是爺爺留給父親的唯一財產。錢學森經常被媽媽抱著在陽台上曬太陽,暖暖的陽光照著他的小臉,可愛的小鳥在他頭頂盤旋,這一切太讓人興奮了,小小的錢學森揮舞著他的小拳頭,歡樂地和小鳥嬉戲,咯咯地笑個不停。但是,媽媽並沒有太多的微笑,她總低頭看著街道上來回走動的士兵,眉頭緊緊地皺著。
媽媽為什麼不高興呢?錢學森小小的心田裏似乎感覺到了什麼。他瞅著媽媽的愁容,害怕極了。
但是,小學森也發現了另外一個秘密:爸爸在家的時候,媽媽就不難過,而且總是笑吟吟的。因為,爸爸從學校裏帶回了許多好笑的事講給媽媽聽,每次媽媽都會被逗得前仰後合。而且,爸爸還會跟小學森在一起做遊戲呢。全家人做的一個叫做“開火車”的遊戲,最讓錢學森高興了。
一家人把椅子擺成一行,錢學森在前麵,爸爸媽媽坐在後麵。
錢學森當檢查員,他神氣地先把爸爸媽媽的行李和車票檢查一遍,然後跳進“火車”的前門,再當火車司機,“嘟……嘟嘟”,一家人乘著火車出發了!他們在屋子裏轉啊轉啊,全家人笑啊,喊啊,錢學森甭提多高興了,他覺得: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沒有誰能比得上!
讓錢學森對父親癡迷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聽父親講故事!爸爸肚子裏的故事真多啊,那些美麗、離奇的故事仿佛就藏在爸爸的嘴裏,隻要錢學森想聽,爸爸就會把它們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