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庶下旨任命王元義為京畿道討逆使,除了西門的左武衛和左驍衛歸他節製,另外調遣了南門的右威衛和東門的右龍武軍同屬討逆行營,由王彥師為行營監軍。
即使左監門衛在防守戰中的表現很出彩,然而禁衛軍真正出征的機會少之又少,此次調出四衛一軍為討逆行營,行營的一切事物就要重新安排調整。
王元義在接到聖旨後,立刻召集了眾位將領共同議事。
雖然崔致潔統領的左驍衛戰力不怎樣,但是王元義的命令他確實能夠按吩咐執行,然而左武衛的康守疆一向自命不凡,自覺自己的戰績也沒比王元義差上多少,雖然王元義的武藝高強,但是在康守疆看來也不過是匹夫之勇,征戰沙場又豈是一個人的勇猛能夠決定勝利的?
因此王元義要出擊,康守疆就要選擇防禦,道:“王宰相早就和卑職談過了,這個時候,隻要我們固守數天,西北數鎮兵馬必然趕來勤王,所以,在下非常讚成王鐸宰相的建議,與其冒險出擊,倒不如等待勤王軍隊到來,咱們裏應外合,則必勝無疑。”
王元義瞥了他一眼,道:“皇上既然下旨讓我統軍的目的就是為了盡快的剿滅叛軍,康將軍此舉恐怕有違聖意吧。”
康守疆一副杞人憂天的樣子,道:“話雖如此,但是皇上總不可能希望我們打敗仗吧,況且我們的人馬也不比叛軍的人多出多少,楊守忠又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外加狡詐難測,現在前方的探子連叛軍的營寨都沒有一個大致的情報。”
王元義大手一揮道:“這些都不是什麼問題,叛軍犯上作亂,不得民心,我軍朝廷王師,士氣十足,而且他們背離朝廷,倉促起兵,就算糧草充足,但是他們的兵器鎧甲以及弓弩箭支消耗之後,就很難得到補給,所以我們主動出擊,不給他們自身補給的時間,反而比被動防守要好的多。再者,我聽說,以前任神策軍將軍的周寶,也就是現在的涇原節度使,並沒有出兵幫助李順融,我想,以周寶的性格和打算,他也在觀望著,若是我們不先發製人,讓一些心懷異誌的宵小之輩看到我們禁衛軍的力量,一旦這些人和李順融聯合起來,到時候就更加不好對付了。”
康守疆不再和他爭論了,可是崔致潔卻猶豫了,道:“王將軍,末將不是要反對主動出擊,而是我左驍衛的戰鬥素質實在太差了,你也知道,末將本來就是上任不久的,對這些長年累積下來的軍隊習氣,並非是末將一個就能改變的,左驍衛的兵員缺口也不少,鎧甲武器也大都磨損,昨日守城的時候就已經初現狼狽的端倪,末將擔心我左驍衛恐怕拖將軍後腿。”
王元義安慰了他一句道:“崔將軍能夠對我如此坦誠相待,真是好樣的,我交了你這個朋友了,左驍衛的狀況畢竟也非你一個人的責任,你也不要太過擔憂。”
崔致潔拱手道:“承蒙王將軍看得起在下。”
王元義思考了一會道:“這樣吧,我就讓我的副手喬嶽帶三百精兵充斥左驍衛,喬嶽這個人是我一向看好的,治軍很嚴,也很有手段,任左驍衛有什麼滑頭刺頭的,他都能給你治好了。至於裝備缺少的事,我左監門衛一向都很愛惜裝備,所以損壞的比較少,上一批剛剛發下來的新裝備都還沒有用呢,正好給左驍衛裝備上,如果不夠的話,我再去請王宰相調一批過來補充。”
崔致潔這時候真是感激涕零,他一直都自詡正直,正直到有些懦弱的地步,左驍衛裏麵的烏煙瘴氣他不願同流合汙,但是也不敢管,又擔心以後上麵追究下來,黑鍋還得他來背,所以雖然身為左驍衛將軍,但是一直活的很窩囊,這時候見王元義如此仗義相助,真是感激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左威衛將軍許壽淩見到崔致潔三言兩語之間不僅忽悠了一批精兵還能得到一大批裝備,眼骨碌轉了轉,覺得實在不能讓崔致潔專美於前,拉著王元義涎著臉道:“王將軍,末將的左威衛也是窮的響叮當啊,比崔將軍的還要窮啊,末將真是苦的度日如年啊,求王將軍大發慈悲,給末將也弄點裝備糧草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