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不貪,直不倚。困者吾之,通者不以。不懲其躓,卒以亢死。觀遊非類,有賤非鄙。何以葬之?黃山南趾。
潞州兵馬曹柳君墓誌
柳氏子某為平陸丞,王父母之喪,寓於外,貞元二十一年,始葬於虢之閿鄉。窆。墨遇食,乃貽書其族尚書禮部員外郎宗元,使為其誌。且曰:“吾之先,自魏已來,為宰相者累世。我高祖諱萬齒,為伊闕令,襲其先河間郡公曾祖諱某,浙州刺史,鹹有懿德。洎於兵曹府君諱某,勤身惠誌,好義能讓而同,故交者固;直而敬,故親者睦。凡舉明經者四,皆獲美仕。初為陸渾主簿,次吳縣尉,次上黨丞,次潞州兵曹參軍。其勾稽摘發,毗讚關決,無不勝職,加朝散大夫。某年月日,終於官次,殯於州若幹裏。會世多難,家又貧窶,故不及夫事。嗚呼!我曾祖、王父葬於潁陽,我伯祖、叔祖洎伯父皆葬閿鄉皇天原望壽裏。潁陽北臨,其地陰狹,岸又數,大懼不克久安神居。是以從他兆於茲,卜用七月六日甲子,將以具於玄堂之下,固故有望乎爾也。”於是刪其書為文,置於郵中,俾移於石上。
永州司功參軍譚隨亡母毛氏誌文
毛氏夫人,父曰儀禹,豐州別駕。祖弘義,濟州戶曹。夫人歸譚氏,曰損,為鄧州司倉參軍。損父昌,為常州錄事參軍。祖曰元愛,為左羽林大將軍、弘農男。惟譚洎毛氏,於周鹹為諸侯,譚入於莒,毛及魏為後族,千歲複合。
夫人生丈夫子曰隨。隨謹願好禮。始克於裴、柳為姻。隨娶裴氏,今中書舍人次元之族弟也。女子嫁柳氏,曰從肇,曰餘族兄也。餘早承族兄之教,聞夫人之德,且曰隨之所以能立,洎吾嫂之所以令,皆夫人之訓。則宜有以文其聲詩,刻而措諸墓。夫人諱某,壽若幹,某年月日終,某月日於此,誌曰:
周之列國,譚子、毛伯。合是二姓,從其匹敵。夫人有訓,乃策厥族。惟時善良,不享豐福。懿厥子姓,追號憲德。內言不出,孰表貞節。願垂休銘,永誌幽穀。
上宰相啟
宗元啟:自古遭時立功,事或容易;至於今日,尤見其難。
伏惟相公秉鈞見以覺群迷,杓持操以祛眾惑,橫議雷動,執心彌堅。雖石柱之當洪流,燭龍之照朔土,未足以為喻也。自天寶之亂,六十餘年,侯伯多繼代之人,卒伍有要君之誌,累聖含育,未議削平。夙居相位,動百數,各務固守,以保安寧。藏疾日滋,稔禍彌長,四海之內,敢望清夷?閣下奮忠勇之誠,挺貞明之誌,以中興為己任,視群寇為私仇。五年之間,六合無事。不圖至是,獲睹太平。
某罪責未明,拘守荒服,慶徒至,稱賀無階。將盡力於縑,冀流芳於遐邇。報效之至,舍此無由。無任感激欣躍之至。
上裴桂州狀
使持節柳州諸軍事守柳州刺史柳宗元。
右宗元伏事旌恭守,條章安清,因酒喧呼,吐於和協,輒敢塵黷,惶懼伏深。伏蒙仁恩,特賜處置下情,不任悚戴屏營之至。限以守官,不獲奔走拜謝,伏增戰越。謹狀。
送元師詩
侯門辭必服,忍位取悲增。去魯心猶在,從周力未能。家山餘五柳,人世遍千燈。莫讓金錢施,無生道自弘。
永字八法頌
側不愧臥,勒常患平。努過直而力敗,宜峻而勢生。策仰收而暗揭,掠左出而鋒輕。啄倉皇而疾罨,磔以開撐。
揚子新注五則
學行篇
如將複駕其所說,則莫若使諸儒金口而木舌。
注雲:金口木舌,鐸也。使諸儒駕孔子之說如木鐸也。
修身篇
熒魂曠枯,糟莩曠沈。埴索,冥行而已矣。
注雲:熒,明也。熒魂,司目之用者也。“糟”當為“精”,莩如葭莩之莩,目精之表也。言魂之熒明,曠久則枯;精之輕浮,曠久則沈。不目日月,目之用廢矣,以至於索冥行而已矣。
又雲:“糟”當為“精”,言盲之患,神光久曠則枯,目精久曠則沈,於是以杖地而求路,冥冥然行矣。
孝至篇
勤勞則過於阿衡。
注雲:阿衡之事,不可過也。過則反。
漢興二百一十載,而中天其庶矣乎!
注雲:揚子極陰陽之數,此言知漢祚之方半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