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哲學跟流浪的哲學是一樣的,是同源一體的。永遠不要問為什麼,拾起你的行囊,開始你的生活。

每個人生來就是不一樣的,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平等。每個人生來依托的社會人文、家庭背景就不一樣,何來人生而平等之說?平等是相對的。他們所說的“人生而平等”是指每個人都有獨立、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至於環境怎樣限製著或者催化著你的這些權利,那是平等之外的事,沒有人可以解決。不一樣的時代,不一樣的國家,不一樣的種族,不一樣的民族,不一樣的曆史,生活在這個地球不一樣的角落,不一樣的家庭,不一樣的父母,不一樣的貧富,不一樣的教育與生活水準……

這麼多的不一樣,決定著每個人在起跑線上就已經是不同的了。正如一幅漫畫展示給我們的——有的人一個人赤手空拳地跑,有的人還要拖著一個破爛的家庭跑,而有的人則是坐在家裏的高級轎車上“跑”。

生活有這麼多絕對的不公,可是我們卻還是要滿懷希望、熱情與信心地生活下去,那是因為生活還存在著很多公平的東西。這就是生活的哲學。

明明知道這個世界充滿陰暗、充滿不公,還是以積極的心態麵對生活,以自己的努力去改變命運,以自己澄澈的心靈去發現這個社會公平的、平等的、美好的一麵。然後勇往直前地走下去,無論前方是荊棘遍野還是鮮花滿園,無論前方是狂風驟雨還是風和日麗,無論前方是沙漠狂風還是碧海藍天,都勇往直前地走下去。

因為盡管起跑的方式不一樣,起跑的基礎不一樣,起跑的資本不一樣,但是起碼這個社會給我們設置了起跑線,給了我們通過自己努力地奔跑衝向終點的機會,給了我們盡管基礎不一樣但是可以在奔跑的過程中超越別人的機會,給了我們做第一個衝過紅線、奪得冠軍、引得眾人矚目的機會。

所有人世間關於生命的哲學,都不是用來說與聽的,而是用來感悟的,用來熱淚盈眶的。

三毛雖然家庭已經算是殷實的了,時代也沒有怎樣的動蕩,但是她的人生經曆不可謂不豐富,各種沉浮起落生離死別她都經曆了。再加上這是一個敏感多思的生命體,活著對於她來說便著實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了。

小學裏被老師侮辱,心裏留下創傷與陰影。後來閉門不出後,終於因為繪畫而走出陰影,愛上美術老師顧福生,顧福生卻遠走巴黎。

後來在文化大學做選讀生,愛上舒凡,舒凡卻不同意她的求婚。

後來遠走西班牙療傷,遇上德國與日本男生,遇上荷西,卻發現自己再沒有愛的能力,對誰都不會打開心門了,更何況結婚。

後來,在網球課上遇見了那個溫文儒雅的德國老師,兩情相悅即將成婚,卻親眼看見他心髒病發作死在自己懷裏。

後來,她再度回到西班牙,同等待了她六年的荷西在沙漠裏結了婚。在沙漠裏,荷西的同事愛上了她,卻因為太愛她,在送給她一束天堂鳥之後辭職離開了。

後來,幸福的日子沒過多久,兩人因為戰火不得不搬出撒哈拉,去往加納利島。本來在島上的生活優哉遊哉,荷西卻在潛水時出了意外死掉了。公公婆婆卻又在荷西屍骨未寒時嚷嚷著分家產。

後來,她再度回鄉。回到她出生之地,尋找根源。她回了鄉,祭拜了祖先,帶回了故鄉的水土,認了故鄉的幹爸爸。

後來,有很多人給她介紹對象,她也遇見了很多緣分,但是她沒有氣力再追逐了。

後來,她遠赴新疆尋找自己心中的情愫王洛賓,卻被耀眼的鎂光燈灼傷了心。

後來,她在病痛中對荷西的思念日甚,終被天使帶走前去與荷西團聚。

這樣的人生過一輩子,何嚐不是活著的哲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