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點整,會議室門口的人漸漸聚集,依然快步趕到。
透過半透明玻璃,看見裏麵已經坐了四五個人,他們各自翻資料或盯手機,沒人閑談。
她輕輕推門走進去,王寧在白板前朝她點點頭,卻沒過多介紹,因為這場會議似乎是常規程序,對老員工是日常,對新員工——她,就是個大考驗。
一會兒,一個身姿挺拔、神色冷靜的男子走進來,工牌上寫著“陳俊熙,高層經理”。
他一出現,空氣仿佛溫度下降兩度,大家神色立刻認真起來。
依然心中默念:“這位就是傳說中的鐵麵高層?要小心,他可不是好糊弄的。”
王寧簡單介紹項目進度:“我們計劃兩個月內拿出初版,市場競爭激烈,需要快速打入用戶群。”
陳俊熙點頭,言簡意賅:“核心功能要先行,不要貪多。基礎做好,再談創新。”
他聲音平穩,沒有誇張表情,卻給人不容置疑的感覺。
依然暗暗捏了把汗:“這氣場比我想象的還強。”
會議繼續,工程師劉哥提出技術周期問題,財務顧問周姐要求控製成本,人事小張則補充團隊資源配合。
在座的人似乎都很熟悉公司的高強度節奏,沒人閑扯,無關話題一律沒有,他們像一台精密機器中的零件,各司其職。
作為初級產品經理,依然不能一直當透明人。
深吸一口氣,她舉手示意:“關於初版功能,我剛才瀏覽了市場數據,年輕用戶在初期更需要快速上手的基本功能,比如即時消息和基礎社交模塊,而複雜的高級功能可後期迭代,不知這樣是否合適?”
說完她內心敲鼓:會不會被當場質疑?畢竟她隻是新人。
工程師劉哥點頭:“技術上先做基礎功能,難度較小。”
周姐抬眼:“有數據證據嗎?不要憑直覺。”
依然連忙解釋:“我參考了上季度類似產品的留存率報告,核心功能簡單清晰的產品在首月留存率能達到30%以上,而過於複雜的初版反而把新用戶嚇跑。”
她有點緊張,但努力保持聲音鎮定。
陳俊熙淡淡開口:“思路可行,但下次帶更具體的數字和競爭對手分析,不要隻停留在大概範圍。”
這話像刀子剃刀,卻沒有斬斷她的信心,反倒讓她知道,對方要的是更紮實的數據。
依然在心中暗自慶幸:起碼沒被當場噴得體無完膚,這算是不錯的開始。
會議持續約半小時,大家確定了初期目標:先跑通核心功能,在兩周內拿出原型,然後根據反饋再調整方向。
王寧總結:“依然,你回頭整理會議紀要,梳理下需求優先級,下午發給我。”
依然點頭:“好的,我會盡快完成。”
散會後,員工們迅速散開,各忙各的。
依然走出會議室,感覺像打了一場短暫的擂台賽,雖然沒被KO,但對手的強悍讓她意識到,這裏不是唱KTV,是跑百米衝刺還要背沙袋的戰場。
好在沒人嘲笑她幼稚,至少她的建議得到了初步認可。
回到工位,依然深呼吸一口:“好,第一關過了。”
她開始整理會議紀錄,將各方要求列出清單:
技術要明確功能優先級,不走彎路。
財務要看數據支撐,別空燒錢。
高層要聚焦核心,不盲目創新。
自己則要整合多方意見,用事實說話。
時間過得飛快,中午時分大部分人快餐解決,不見有人成群結隊去外麵吃大餐。
依然也在茶水間買了個三明治,邊吃邊想:“這裏的人工作模式像部高速運轉的機器,我作為新人,就得在齒輪縫隙中找到自己的節奏。”
午後她繼續研究資料,將競爭對手分析、用戶調研報告仔細看了兩遍,努力找出一兩組有說服力的數據。
“陳俊熙要精準數據,那我就給他更詳盡的參考。既然是初級產品經理,就要有點產品sense,別讓人家以為我隻會講空話。”
餘光中她注意到,隔壁座的工程師劉哥嘴裏叼著筆,皺眉查看代碼文檔,財務周姐冷靜地敲擊著數字鍵盤,人事小張忙著發通知郵件,有人偶爾回頭看她一眼,都隻是點頭示意。
沒有雞湯,沒有鼓掌歡迎,她必須靠自己行動獲得認可。
下班臨近時,她已將初步需求優先級文檔整理完畢,並附上更詳細的數據鏈接。
在公司內部係統中發給王寧,然後揉揉眼睛,身心有點疲憊,卻也充實。
走出辦公大樓,街頭霓虹已亮起,依然抬頭望著那高聳的大廈,心中忽然有點小小的成就感:“終於真正開始了,我的職場生涯。”
今天的表現不算完美,但至少沒有在開局就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