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崩頹,諾言顛覆。
時光天天在遊走。那邊的衛子夫繼續締造著一個個“神話”:兄弟如何出息,外甥如何能幹,一門顯赫……而絕望的阿嬌卻隻能在淒涼的長門宮裏回味過往。後來,阿嬌和母親斥百金請大才子司馬相如寫了流傳千古的《長門賦》,希望能挽回皇帝的心。皇帝看後大加讚賞,可卻怎麼也不願走回去。有些東西消失了,就再難找回來了。
數年後,帶著無盡的哀怨與悲涼,阿嬌離開了人世。死後以翁主之禮與其母館陶長公主劉嫖一起葬於竇太後陵墓側。這種安排對阿嬌來說,到底是好還是壞呢?隻是母親的女兒,而不是他的妻子。
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武帝廢後的真正原因是“防患外戚”。
劉徹得帝位是因為外戚(妻子陳阿嬌、姑母兼嶽母館陶長公主和堂邑侯陳府),險失帝位也是因為外戚(祖母竇太皇太後和竇氏家族),最終能保住皇位也跟外戚的手下留情有關。對一個誌向高遠的年輕帝王來說,這樣的經曆絕對是刻骨銘心的恥辱。
這個從後宮爭鬥中一路勝出的皇帝,深刻了解外戚勢力的難纏和厲害。所以,當劉徹掌握實權後,陳家的財勢立刻從優點變成了不可饒恕的錯誤。為了皇權能獨霸天下,避免陳家成為繼竇家之後又一個權傾朝野的勢力,漢武帝剝奪陳皇後的後位以打擊陳氏是符合邏輯的。
隻可惜了陳阿嬌。
現代啟示錄
女人要懂得顧及男人的自尊
阿嬌並非無辜。她時不時流露出來的優越感,對自尊心極強的武帝來說,無異是一種侮辱。一個企圖建立雄圖霸業的皇帝,怎麼可能容忍別人提醒自己:你的一切,是因為我給你打好了基礎?
男人愛麵子要自尊,甚於女人愛美。他的自尊,是一種盔甲,一旦打破,他必然會瘋狂反擊。不需要理解,現實就是如此。
因此,一個聰明的女人,有些話是不能說的。相應的,有些事也不能做。
1.你有今天,還不是因為我
就算事實如此,也用不著反複提醒,給他加深記憶。不用你說,他自己都記著,還耿耿於懷——隻要他是個有自尊的男人。你的“提醒”,隻會給他增加負擔,並且最後還會產生甩開你的心態。因為他覺得沒麵子,不像“男人”,體會不到那種頂天立地的感覺。如果你不想推開他,就不要說這些沒意義的話。說得越多,他跑得越遠。再不濟,他“還”上了你的債,從此跟你一拍兩散、各不相幹。這不是忘恩負義,男人就是這樣。
2.你怎麼這麼沒用
男人最在乎的是自己的能力。如果女人一味地抱怨丈夫無能,就會大大刺傷男人的自尊心。也許女人是無意識的,或者是恨鐵不成鋼,但對於男人而言,這種指責卻是很可怕的。他會受挫、逆反,甚至絕望。
不停地嘮叨誰家買了新房子、換了新車子,隻會讓男人得出兩個結論:一是自己沒用,不能在物質上滿足妻子的要求;二是老婆是個勢利眼,愛錢不愛人。
這兩個結論都不利於夫妻關係。男人既會對自己不滿意,同時也有足夠的理由對妻子不滿意,這樣的話講多了,丈夫還會誤以為妻子是在向自己暗示什麼,夫妻關係也就更加疏遠。
3.有本事到外麵嚷嚷去
兩個人吵起架來,難免會口不擇言。但再激動也要有個分寸,如果不加控製,說出傷害男人自尊的話來,可能就不好收場了。說出上麵這句話,可能是無心,也可能確實是因為男人性格比較懦弱,不敢對別人發火,隻敢在家裏發脾氣。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個毛病就是他的“短處”。所謂揭人不揭短,你踩中他的痛處,有什麼好處?隻能撕破臉皮罷了。
4.她是誰?找你做什麼?你們什麼關係?
有種女人像個包打聽,對身邊的所有人、所有事都充滿了說不出什麼感覺來的好感。特別是對丈夫,覺得自己有理直氣壯的“詢問權”、“窺探權”、“管理權”、“獨占權”。如果丈夫手機響了,她會理所當然地問上一句:“誰呀?找你做什麼?”如果丈夫稍有不耐,她就警戒心備起,接著產生下一個問題:“你們什麼關係?”
女人可以懷疑,這是天性,可以理解。但搞成這樣,會讓男人很累,並且很沒麵子。還覺得妻子不信任自己,沒有空間,會極大地影響彼此的親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