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圍困建寧和越城的孟高宣和吳桂聽到孟高升被俘的消息後,無不震驚。

孟高宣擔心韓玄回師和城內的守軍裏外夾擊,於是於當晚趁著夜色車將軍而去。

吳桂眼見大公子被俘,二公子棄城而走,自己更沒有堅守的必要,於是也立即撤軍離去。

二城守將徐開等人當機立斷,派出人馬乘勝追擊,但因兵力懸殊,未能擴大戰果。

遠在滇城的雲南王孟三通聽聞消息,大為震動。

興古城內,韓玄和眾將彙聚一堂。

斥候都尉石劍飛道:“孟三通著心腹大將跟耿鍾琪繼續進攻永定城,自己則會同孟高宣、吳桂,共計八萬大軍星夜而來。”

韓玄聽完斥候都尉石劍飛的稟報,神色平靜,心中盤算著應對之策。

孟三通此次來勢洶洶,八萬大軍壓境,兵鋒正銳,若是貿然出城迎戰,無疑是以卵擊石。

避其鋒芒,挫其銳氣,才是當下的兵家之道。

“傳令下去,緊閉城門,全軍堅守不出!”韓玄的聲音在議事廳內回蕩,沉穩而堅定。

眾將紛紛領命,各自奔赴崗位,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

三日後,孟三通的大軍便兵臨興古城下。

一時間,城外塵土飛揚,營帳連綿不絕,密密麻麻的士兵如潮水般湧動,將興古城圍得水泄不通。

孟三通騎著一匹高大的黑色駿馬,身披黑色戰甲,威風凜凜地來到陣前。

他抬頭望著城牆上嚴陣以待的守軍,心中湧起一股怒火。

自己的兒子孟高升還在韓玄手中,如今卻被這小小的興古城擋在門外,怎能不讓他惱怒。

“韓玄何在,出來見見本王!”孟三通扯著嗓子大喊,聲音在城下回蕩。

韓玄聽到呼喊,不緊不慢地登上城牆,身旁簇擁著一眾將領。

他居高臨下地看著孟三通,臉上帶著一絲淡淡的笑意,仿佛眼前的八萬大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孟三通,你興師動眾,帶著這麼多人馬來我興古城下,所為何事啊?”韓玄故意調侃道。

孟三通咬了咬牙,強壓著心中的怒火,朗聲道:“韓玄,你也是個明白人。當今皇帝無能,朝堂之上貪官汙吏橫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我孟三通起兵,並非造反,而是順應民意,解生民於倒懸,救黎民於水火。隻要你肯向我投誠,待我登上皇位,你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韓玄聽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笑聲在城牆上回蕩,仿佛在嘲笑孟三通的天真。

“孟三通,你這番話可真是說得冠冕堂皇啊,說什麼順應民意,你若真為百姓著想,就該放下手中的刀兵,讓天下太平。”

孟三通臉色一沉,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韓玄,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我八萬大軍在此,你這小小的興古城,我隻需一聲令下,便能將它踏為平地。到時候,你和城中百姓都將性命不保。”

韓玄冷笑一聲:“孟三通,你少在這裏威脅我。我韓玄既然敢站在這裏,就不怕你。你有本事就攻城試試,看看是你的八萬大軍厲害,還是我興古城的城牆堅固。”

孟三通見勸降無望,心中大怒,大手一揮,下令攻城。

隨著孟三通的一聲令下,城外的士兵們如潮水般向興古城湧來。

前排的士兵手持盾牌,組成一道堅固的防線,緩緩向城門逼近。

後麵的士兵則扛著雲梯,呐喊著衝向城牆。

韓玄早有準備,他看著城下衝來的敵軍,神色鎮定,不慌不忙地喊道:“放箭!”

隨著韓玄的命令,城牆上的一千名手持複合弓的弓弩手迅速行動起來。

他們彎弓搭箭,瞄準城下的敵軍,然後一齊鬆手。

瞬間,無數支利箭如雨點般射向敵軍,發出“簌簌”的聲響。

衝在最前麵的敵軍士兵紛紛中箭倒地,慘叫聲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