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琉璃宮燈高懸,可那暖黃的光,卻驅不散滿朝文武心頭的陰霾。
女帝蕭霓凰身著華服,神色冷峻,端坐在龍椅之上。
她掃視著殿下群臣,聲音清冷卻又堅定:“鎮北王和廣陵王起兵叛亂,兵臨洛水之畔,我軍節節敗退,如今叛軍已兵臨臨水關,朕決意禦駕親征,定要將這叛亂徹底平定!”
此言一出,朝堂瞬間炸開了鍋。
首輔蔡嵩率先出列,朗聲道:“陛下萬萬不可啊,天子禦駕親征,此乃國之大事,非同小可!”
兵部尚書王瓊也趕忙上前,拱手作揖,語氣誠懇且急切:“陛下,蔡首輔所言極是,禦駕親征,首先要有必勝的把握。如今叛軍勢如破竹,我軍士氣低迷,局勢尚不明朗,貿然親征,風險實在太大。稍有差池,後果不堪設想啊!”
禮部侍郎李澤也站出來,言辭懇切:“陛下,天子乃一國之君,身係天下安危。龍體尊貴,怎能輕易涉險?萬一陛下在戰場上遭遇不測,江山社稷將何去何從?天下百姓又將陷入怎樣的恐慌之中?”
一眾大臣紛紛附和,一時間,反對的聲音此起彼伏。
蔡嵩接著說道:“陛下,禦駕親征還需滿足一個重要條件,那便是朝中要有足以穩定大局的肱股之臣。如今朝局複雜,各方勢力暗流湧動,若陛下親征,朝中無人能鎮得住場麵,恐怕會引發內亂啊!”
吏部尚書崔明河也憂心忡忡地補充:“陛下,行軍打仗,糧草輜重至關重要。禦駕親征,必然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對我朝本就緊張的國庫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我們應當先從長計議,尋找更為穩妥的平叛之策。”
麵對群臣的激烈反對,蕭霓凰的眼神卻愈發堅定。
她微微皺眉,目光如炬地看向眾人:“諸位愛卿的擔憂,朕並非不知。但如今三番同時造反,叛軍氣焰囂張,若不能平定這場叛亂,朕有何顏麵端坐這皇位之上?這天下百姓又怎能免受戰亂之苦?”
“朕身為一國之君,本就該為天下百姓遮風擋雨。如今國家有難,朕若退縮,又怎能讓將士們奮勇殺敵?又怎能讓天下百姓信服?”
蕭霓凰站起身來,聲音愈發激昂。
蔡嵩正色道:“陛下,您的決心臣等明白,可這實在是太冒險了,我們可以派遣朝中最精銳的將領出征,再從各地調集兵馬,一定能平定叛亂,何必陛下親自涉險啊!”
“是啊,陛下三思啊!”大臣們紛紛跪地,懇請女帝收回成命。
蕭霓凰卻不為所動,她緩緩走下龍椅,目光一一掃過跪地的大臣們。
“朕心意已決,三番叛亂,危及社稷根基。唯有朕親征,方能鼓舞將士士氣,還天下一個太平!”
“陛下……”蔡嵩還想再勸。
“此事就這麼定了!”蕭霓凰打斷了他的話,語氣不容置疑。
“朕將於三日後啟程,奔赴前線。眾愛卿,各自回去準備吧!”
看著女帝堅定的眼神,大臣們知道再勸也無用,隻能無奈領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