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隆舉行的“德國自然科學家和醫生協會”第80屆年會上,閔可夫斯基做了題為“空間和時間”的報告,宣傳相對論,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可惜,4個月後病魔奪去了閔可夫斯基教授的生命,當時他隻有44歲。臨終前,他的最後一句話是:
“在發展相對論的年代裏死掉,真是太可惜了!”
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德國物理學家勞尼,在青年時聽了普朗克關於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報告,產生了強烈興趣。
年輕性急的勞尼,當即決定要去伯爾尼大學找愛因斯坦討教。人們告訴他,愛因斯坦不是什麼大學教授,他僅是伯爾尼專利局的和他一樣年輕的公務員。勞尼驚愕萬分,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竟然在伯爾尼專利局工作,太不可思議了!
勞尼來到伯爾尼,直奔專利局。一進門,就發現一位年輕人在走廊裏來回走著,嘴裏還念念有詞……隻見他頭發亂得像一團草,與臉上、下巴上的胡子幾乎連在了一塊兒,穿著一件讓人奇怪的舊格子襯衣,上麵還缺了一個扣子。
勞尼不知究竟,看了老半天,才小心翼翼地上前打聽:我找愛因斯坦博士,應該怎樣走。
那位正在踱步的青年人停了下來。他目光的變化,讓人感覺他好像剛從令人陶醉的仙境回到人間一樣。
“對不起,我就是愛因斯坦。”
五分鍾後,兩人已經坐在了一家咖啡店裏,伴隨終身的友誼從此開始。
第二天,兩個人約好在愛因斯坦家中見麵。勞尼來到的時候,愛因斯坦正跪在地上生爐子。滿臉滿手的煤屑,見到客人,愛因斯坦連忙從地上跳了起來,用兩隻汙黑的手,一下子握住了勞尼的手,嘴裏還打趣道:
“我是個天大的笨蛋!還研究什麼輻射呀、光啊、熱的,卻連一隻爐子都生不好。可您卻大老遠地趕來,還說是要請教!”
任何新的科學思想和觀念,都是在和舊事物的鬥爭中發展起來的。對此,愛因斯坦一清二楚。
有意思的是,愛因斯坦對他的相對論不被人接受時所受到的冷遇、嘲諷和他的相對論震驚世界後被人人仰慕,所采取的態度是一樣的,即不為所動,繼續沿著自己的方向前進。
愛因斯坦的傳記作家們發現了有關他成名後的一些奇聞逸事:
1923年秋天的一個下午,普林斯頓大學城裏一片靜寂。學生和老師幾乎都去碼頭上歡迎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了,他們都想親眼目睹這位世界名人的風采。
在街邊的一家冷飲店裏,坐著一位學神學的女大學生,她因為身體不適沒有去碼頭,而是來到這家大學生們經常光顧的冷飲店,買了蛋卷冰淇淋,吃了起來。
忽然,冷飲店的玻璃門一響,進來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服務員一下子怔住了,店裏的客人大多是學生,很少有老師來的。
那位女大學生漫不經心地看了來者一眼,忽然,她跳了起來!她認出來了,這就是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自己真是太幸福了!
愛因斯坦向大學生和服務員點頭微笑,然後,用手指著大學生手裏的冰淇淋,做著鬼臉,滑稽地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大學生明白過來,愛因斯坦教授也愛吃甜食。她急忙跑到櫃台前,搶著為愛因斯坦付錢。女服務員說什麼也不收。
愛因斯坦從自己的口袋裏掏出一塊硬幣,遞給女服務員。
這位女服務員雙手接過硬幣,捧在胸前,如獲至寶一般,嘴裏還喃喃說道:“我太幸運了!真是太幸運了!我要把它收藏起來,留作終生紀念!”
愛因斯坦和女大學生一塊兒坐在桌子前,一邊吃著冰淇淋,一邊熱烈地談論起來。
就在愛因斯坦盡情享受著沒有警衛、沒有記者、沒有攝影機、沒有人群簇擁的普通人的生活的時候,在碼頭上,歡迎的人群還在熱情歡呼著。
可是,愛因斯坦從小就不喜歡出風頭,成為名人後,他總是想方設法擺脫這種令他頭疼的場麵。
這一次,是他在乘坐的輪船尚未進港時,偷偷坐著一條小汽船悄悄地上了岸,然後,一個人到聞名遐邇的普林斯頓大學城裏逛了起來。
另一次,是愛因斯坦到普林斯頓工作不久後發生的。
一天,普林斯頓研究院院長辦公室的電話急促地響了起來。
秘書拿起電話,聽筒裏傳來一個焦急的聲音:
“請問,我可以和院長講話嗎?”
“對不起,院長剛剛出去了。”
秘書十分禮貌地回答。
“那麼,請您告訴我,愛因斯坦教授住在什麼地方,怎麼走,好嗎?”
這個要求讓女秘書十分為難。因為院長嚴令:任何人不許隨便打擾愛因斯坦有關“人類文明進步”的科學研究。為了強調這道命令的嚴肅性,有一次院長甚至指名道姓地說:
“即使是羅斯福總統找他,也必須先經過我的同意!”
年輕的女秘書哪敢違抗院長如此嚴厲的命令呢?
秘書用十分委婉的語氣,拒絕了對方的請求。
不料,電話裏的聲音變低了,低得使秘書不得不把聽筒緊緊地貼在耳朵上。
“對不起!我就是愛因斯坦。我找不到我的家了。請您告訴我,好嗎?”
此事傳開後,成為普林斯頓的同事們長期與愛因斯坦開玩笑的話題。
還有一次,愛因斯坦在巴黎講學。
不料,報告大廳裏來了一幫穿戴時髦、儀態不凡的貴婦人。這些人的到來,引起在場的物理學家們的驚詫:難道她們也對相對論感興趣了?
報告開始了。任何人都可以看出來,這些貴婦人對相對論一無所知,卻硬頂著瞌睡,強打起精神撐著。
會議剛一結束,一個誰也沒有想到的場麵出現了:這些穿金戴銀的貴婦人突然之間一擁而上,你爭我奪地去搶愛因斯坦用剩下的粉筆頭。
當愛因斯坦弄明白怎麼回事後,不禁無可奈何地直搖頭。
愛因斯坦成名後,花重金雇了一個保鏢。他的職責不是保衛愛因斯坦的安全,而是負責驅散在大街上的那些想從愛因斯坦身上弄去一個紐扣甚至一塊衣角的人。
發生在愛因斯坦身上的類似故事,多得不勝枚舉!
作為當代世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崇敬和熱愛。可是,如果讓他自己選擇的話,他寧可選擇做一個普通人,過普通人那種和睦寧靜的生活!
1905年,愛因斯坦在理論物理學研究方麵已是碩果累累。他在幾個月的時間裏,以物理學研究三個方麵的傑出成就,在科學的發展道路上樹立了不朽的豐碑,創造了令世界震驚的科學奇跡。他驅散了籠罩在物理學上空的烏雲,開創了物理學更加光輝燦爛的新紀元!
時間、長度和質量,是力學研究中的三個基本量。在牛頓的力學中,它們是絕對的、不變的。可在相對論中,它們又卻變成了和測量者所在的坐標係有關的量。
此外,在牛頓的力學中,質量和能量二者分明,互不相關,各自守恒。而在相對論中,牛頓的守恒定律變成了質能守恒定律,即E=mc 2.
於是,空間和時間、物質和運動、質量和能量統一起來了。這是一場真正的革命,一場物理科學的革命。
愛因斯坦的光的量子理論,為後來物理學上的量子論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是他創造的相對論體係(包括狹義相對論以及後來的廣義相對論)的第一階段,成為現代高能物理學的理論基礎,同時也是高能加速器和原子能應用等現代技術領域中許多重要理論的基礎,為人類利用核能展現了無限廣闊的前景。
愛因斯坦批判了牛頓,糾正了牛頓的錯誤,又超越了牛頓。可這絕不是說,牛頓力學從此就失去了它的價值。
相反,在物體的低速運動中,牛頓力學仍在大顯身手。直至今天,從天文學、宇宙航行到機械設計領域,都還在廣泛應用牛頓力學。隻有當速度大到可以和光速相提並論的時候,才必須拋棄牛頓力學,改用相對論力學。
愛因斯坦在紀念牛頓誕辰300周年時撰寫了《伊薩克·牛頓》一文。在文章開頭,愛因斯坦寫道:
牛頓啊,請原諒我,你所發現的道路,在你那時代,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人所能發現的唯一的道路。你所創造的概念,甚至今天仍然指導著我們的物理學思維,雖然我們現在知道,如果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各種相互聯係,那就必須用另外一些離直接經驗領域較遠的概念來代替這些概念。
愛因斯坦在伯爾尼的成就說明:不論做什麼工作,隻要有誌於科學,熱心科學,刻苦學習,努力鑽研,都有可能攀登科學的高峰,為人類文明作出貢獻。
大約在1909年以後,愛因斯坦在科學上的成就逐漸被世界普遍認識。他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科學研究的條件,逐漸改善。
愛因斯坦在科學的道路上,繼續向新的高峰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