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6章 世界船王——包玉剛(1 / 2)

包玉剛是20世紀世界航運業的巨擎,被譽為“世界船王”,由於地位顯赫而受到各國首腦和大企業家的關注和讚賞。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封他為爵士,比利時國王、巴拿馬總統、巴西總統、日本天皇都曾授予他高級勳章。這是世界上任何大企業家都未曾獲得過的殊榮。

包玉剛1918年出生於浙江寧波。父包兆龍,早年在武漢開鞋店、在上海設錢莊,後任衡陽工礦銀行、重慶工礦銀行經理,抗戰勝利後任上海市銀行業務部經理。1946年與人合資在上海開辦國豐造紙廠。1949年春攜眷遷香港,從事進出口貿易,後營航運業,1967年擴為環球航運集團,任主席、名譽主席。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包玉剛不得不輟學。過了二年,在父親的幫助下,進入懇認真,業務能力日益增強。1945年抗戰勝利,包玉剛被調任上海銀行業務部經理,第二年,提升為副總經理,當時他才28歲。

1949年,大陸國民黨政府全麵潰退,包玉剛也和全家人來到了香港。開頭幾年,由於香港擁擠著大量的難民,生計都很成問題,包玉剛是長子,責無旁貸地擔負起了養活包家三代人的擔子。後來,包玉剛與父親以及兩個老鄉決定開一間貿易行,從國外買進商品,主要是銷往內地,賺取差價。當時由於本錢少,他們的公司租了一間很小的房子當辦公室,4個人擠在一起,連轉身的地方都沒有。一人要開抽屜,另一個就得到外麵去騰出空位來,條件極為艱苦。貿易行慘淡經營,幾年下來隻略有盈餘,要想在香港紮根,談何容易。終於,包玉剛決心轉行,改做航運業,開始了船王之路。

1955年,包玉剛借款77萬港元從英國買來了一條舊貨船,取名“金安”,創立了環球公司。由於不懂駕船,也為了躲避風險,他幹脆將船租給了日本山下公司,收取租金。1956年,包玉剛的機遇來了。埃及總統納賽爾占領蘇伊士運河,宣布非友好國家的船隻,不得通過運河。此舉使得歐亞航線的船隻有繞道非洲好望角,造成船隻緊缺,運費暴漲。包玉剛借這次機會把“金安”號的租金提高了數倍,他用這筆錢買了第二艘舊輪,又高價租給別人,取得租金,再買第三艘、第四艘。到了1956年底,他已經擁有了7艘二手船。

之後包玉剛用貸款購置了新船,逐漸淘汰舊船,而他以新換舊的標誌就是16000噸的“東方櫻花”號下水。到了1968年底,包玉剛旗下的輪船已經達到了50艘,排水量350萬噸,遠遠超過了香港的一些老船王。

20世紀60年代,世界經濟發展迅猛,持續繁榮,造成了石油的緊缺,中東產油國一夜暴富,而運油的船商也同樣大發橫財。包玉剛看準了這一點,開始將業務重點放在油輪上。他先買了4艘噸位較小的舊油輪,以低價租給了經銷石油的西方石油公司,包括美孚、殼牌這樣的大公司。1969年,包玉剛旗下的油輪新篇章由他的第一艘巨型油輪“世豐”下水翻開。此後,他先後訂造了20萬噸以上的油輪達57艘,總噸位達1000萬噸以上。此時,包玉剛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船王,連希臘船王奧納西斯都自愧弗如,俯首稱臣。他曾與包玉剛笑說:“與你相比,我隻是一粒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