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奇葩的課堂(1 / 2)

漢華工業對和左天賜及75所合作成立的漢洋科技的公司非常重視,不僅由漢華工業的總裁徐婕女士親自擔任“漢洋科技”的董事長,而且徐婕女士還將自己最得力的助手沈玥調來擔當漢洋科技的CEO的職務。

左天賜到達SH市後,和漢華工業的總裁徐婕女士以及75所的王所長簡單地見了一麵,舉行了一個異常低調的簽字儀式後,公司就算成立了。

接著籌備工作就迅速展開,雖然廠房和生產線的建設還需要至少半年的時間才能結束,但辦公和研發中心已經在SH市寶山區的一座現成的大樓內落成。大樓經過了兩周的簡單裝修便開始投入使用,同時在靠近海邊的地方,還在修建一個小型碼頭和試驗中心。

漢華工業選派的行政管理人員和75所抽調的科研人員已經入駐開始辦公,一隊全部由退伍兵組成的安保隊伍開始履行職責,精明強幹的漢洋科技新任CEO把一切事物都打理得津津有條。

左天賜推辭了技術總監的職位,隻是擔任了“漢洋科技”的首席科學家,技術總監由75所派出的高級研究員李翰擔任。李翰正當壯年,是華夏仿生機器人研究領域的權威之一,其研發的仿生機械魚項目曾獲國際科技進步三等獎,由此可見他在這個領域的深厚功力。

李翰剛見麵時還對年輕左天賜不怎麼感冒,畢竟他自己當年也被譽為少年天才,卻依然直到不惑之年才算有點成就。但是這點輕視在和左天賜交流了一個上午之後就不翼而飛了,他是徹底地服氣了,不服不行啊!人家知識麵比他寬、知識深度更是探不到底,反應速度和動手能力也是歎為觀止,那還較個啥勁啊!

李高工一旦放下身段,手下的研究員就更不用說了。很快地,左天賜便在研發中心確立了不折不扣的權威地位。

在目前的階段,左天賜最撓頭的還是對研究人員的培訓工作。75所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自動化控製和工業機器人,因此這些科研人員在其它方向上,比如關鍵的超聲波、水聲通訊和人工智能等等領域的知識儲備相當薄弱,要想使研發工作盡快進入常態,必須盡快補充他們的知識結構,同時招聘其它專業方向的人才。

左天賜當初對海豚旺財的改造隻是出於對海豚生存能力的修複,並沒有想到把它作為一個工業化的產品,而且也確實沒法把旺財這樣具有自我意識的智慧生命當成一個冰冷的機器,所以旺財有時候會不聽命令,比如:肚子餓了會不顧命令自己遊去找魚吃,饞嘴了不給巧克力就罷工,碰到了鯊魚會隻顧逃命,更關鍵的是,旺財隻會聽從幾個親近的人的命令,這些卻都是作為軍事機器的致命弱點。

所以,現在的產品研發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旺財身上的功能移植到一個仿生智能機械魚身上。說起來比較簡單,但做起來就難度就相當大。這套完整的水下仿生監測係統必須由很多子係統構成,如超聲波係統、聲納係統、仿生智能機械係統、動力係統、通信係統、圖像處理係統、定位係統等等,軍方對其的要求,比如環境適應性、可靠性、可控性等方麵,自然要比作為魚群監測的民用產品高得多,因此要修改、補充和完善的工作相當複雜和繁重。

於是,左天賜自從來到SH市以後最先開展的工作就是天天給這些研發人員講課。一開始全部由左天賜主講,後來李翰和75所的幾位資深研究員也時不時地擔任一下教員。

左天賜的講課從來不用寫教案啥的,備課都是在他腦子裏進行的。擁有著這樣一個超級大腦,左天賜幾乎很少用到電腦這類的工具,任何的資料都在他的腦子裏,隨時可以整理出一篇完整的教材,然後存儲在大腦裏的某個角落,在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這可比用鍵盤鼠標一個個字符敲打要高效多了。和電腦相比,唯一不如的地方是輸出有點不太方便,所以,左天賜隻能把自己的嘴當作揚聲器、把黑板作為顯示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