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辦學(1 / 2)

漢華工業的總裁徐婕女士一連接到兩個奇怪的電話。

第一個電話是從荷蘭的一家基金會打來的,對方自稱是尼古拉斯先生,希望能為漢華工業工業旗下漢洋科技公司準備開辦的學校捐款兩億歐元的,並且不尋求任何管理權,隻希望學校方麵能同意錄取一定比例的由該基金會推薦的學生,甚至表示隨時可以根據需要追加資金。

第二個電話同樣來自歐洲,一家注冊在開曼群島的機構,希望能無償提供學校所需的全部實驗設備,條件同樣是錄取他們推薦的學生。

漢洋科技準備籌建的學校徐婕已經聽過漢洋科技的總裁沈玥的彙報,初步設想隻是一個為企業內部培訓和儲備未來科技精英的小型學校而已,由於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衝突,目前的辦些手續還被卡在教育主管部門。徐婕之所以還沒有利用自己的關係直接幫自己的手下使勁,是因為希望鍛煉一下沈玥,增加一下她與政府部門打交道的經驗。但是,這所學校的籌建從來沒有對外宣傳過,現在怎麼連外國人都知道了呢?

徐婕是清楚這些歐洲人是什麼德行的,所謂無利不起早,看不到利益的事情,這些歐洲人絕不會到華夏來學雷鋒的,那麼這所連地基都還沒有的學校是怎麼能吸引來這些人的目光呢?

半天沒想明白的徐婕決定先將對方的背景弄清楚再說,喚來秘書吩咐對這兩家機構的背景立即展看調查。漢華工業的情報部門雖然比不上國際上那些頂級的跨國企業,但自己的情報渠道還是比較完善的,漢華的工業產品幾乎賣到了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從遙遠的非洲,到最現代化的北美,隻要有漢華客戶的地方,就會出現漢華的情報員的身影。因此,徐婕很自信集團的情報部門會給她一份滿意的調查報告。

但是,調查的結果卻令徐婕大吃一驚,不是調查到的內容有多驚人,而是調查到的信息與沒調查差不多。那個荷蘭的基金會剛剛成立不到一周,注冊的資金為兩億歐元,但具體出資人的信息沒有披露,已投資的項目更是為零。另一家機構同樣幹淨得象張白紙,注冊的時間僅三天,除了一個從沒有聽說過的法人名字,股東信息等都沒有披露。

看起來,這兩個機構就象專門為這個學校成立的似的。這是什麼情況?徐婕不得不重視起這件事來,立即撥通了漢華科技總裁沈玥的電話。

而此刻,沈玥大小姐卻是如在夢中,剛剛接到SH市教育局打來的電話,不僅漢洋科技的辦學申請被批準了,而且SH市政府還無償撥付了500畝的土地作為對他們興辦教育事業的鼓勵。

500畝啊,雖然不是在市區裏,但在寸土寸金的華夏最大直轄市SH市,500畝土地的價值有多驚人沈玥是清楚的。更驚人的是,這片土地還不是荒地,就在離漢洋科技不遠,一個老的造船廠搬遷後留下的廠區,這下,甚至連基建的錢都省下了,把舊廠房改造裝修一下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了。

這算是怎麼一回事?政府就算要做善事也不能做到這個程度啊!摸不著頭腦的沈玥從教育局那邊打聽不出來任何消息,隻說是從上麵直接下的指示。沈玥不淡定了,難道是那個神秘小男人老板搞出來的事?打電話給左天賜,一連幾個都是關機,沈玥氣憤了,當甩手老板也就罷了,有事請總要事先和自己打個招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