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直覺(1 / 2)

漢華工業的總裁徐婕女士這幾天腦子裏一直盤旋著一張年輕的臉龐,那個叫“左天賜”的年輕人。

就連徐婕自己都有點吃驚於自己的決定。左天賜拿來的那個為實驗室準備的項目清單自己早就交給公司裏的科學家團隊研究過,最開始的幾頁,就已經震驚了那些技術專家,那些項目,幾乎個個都站在了國際上技術最前沿,如果這些項目能夠順利進入工業化生產領域,就足夠讓漢華工業成為全球最頂尖的公司,甚至還能帶動整個華夏的綜合實力提升一個大大的台階,至少在高端工業和科技上的實力,可以和太平洋對岸的那個超級大國分庭抗禮了。

而後麵的部分,乃至於被某位老科學家描述為科幻小說中的技術,白發蒼蒼的老頭直言不諱地指出,或許再過一百年這些項目才有可能獲得突破性的進展。即使是最不保守的科學家,也認為這樣的項目投入將會是個無底洞,或許他們這輩子都沒有看到實際成果的可能性。

可自己為什麼偏偏願意相信這個年輕人並且熱切地希望能幫助他站在這個世界的最頂峰呢?

僅僅是因為左天賜已經表現出來的技術能力,還是因為看到了站在左天賜背後的政府力量,以及這股力量的推波助瀾嗎?

似乎這些都不是最充足的理由。

從這個技術清單來想象,左天賜為實驗室規劃的項目所需要的投入絕對是個天文數字,或者把漢華工業全部打包賣了所獲資金全部投入這個這些項目都遠遠不夠。雖然說左天賜一定還有其它的資金籌集渠道,甚至政府也會以某些形式給予一定資助,但對於漢華工業來說,不計成本的投入隻為了擁有實驗室20%的股權,可以說是風險投資中的風險投資。

但自己偏偏這麼做了,當這個年輕人站在自己麵前,就感覺象是見到了某個家人的感覺。隻有當家人有需要時,才不會有那麼多的金錢上的計較。

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徐婕努力地剖析著自己的心思,自從父母意外空難去世後,在這個世界,除了姐姐和姐夫,似乎再也沒有人能給自己這種感覺了。

父母去世的時候徐婕還在上高中,剛剛大學畢業的姐姐沒有選擇把公司賣掉帶自己回美國投奔外祖父,而是接過了父母留下的重擔,一邊費心竭力地經營公司,一邊照顧自己,從此姐姐在自己心目中還充當了媽媽的角色。後來姐姐嫁給了姐夫,姐夫對自己很好,象個大哥哥一樣,成了自己心目中的第二個親人。再後來,姐姐的寶寶出生了,自己本以為從此自己和姐姐都能迎來最幸福的日子,自己也發誓要把公司發展成大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公司交到寶寶手上。

可是有一天,寶寶突然就不見了,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看到過姐姐臉上的笑容了……

煩躁地從床上起來,隻穿著真絲睡衣走到窗前推開窗,把窗外清涼的空氣放進來,徐婕點了一根煙,努力開始挖掘那些有些遙遠的記憶。

這個左天賜的臉有點熟悉,和記憶裏姐夫小時候的照片裏的臉部輪廓有點相像。還有,他那雙眼睛看著自己時,自己恍惚間差點以為是姐姐在看著自己,真的好像!

想到這裏,徐婕走進書房,拿出一個文件夾,打開來,正是左天賜的詳細資料。孤兒、收養、十八歲,這幾個字眼讓徐婕的心開始怦怦直跳,隻是,出生年月似乎不符,大了幾個月,而且,寶寶失蹤時所處的NB市和ZS市的這個小島,相距也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