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瘢痕時,主要注意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兩個方麵的問題。
詢問病史應注意以下幾點:
(1)自覺症狀
瘢痕在增生活躍期多表現為瘙癢和疼痛症狀。部分病人在陰雨天自覺症狀表現為加重,部分病人在進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後加劇。
(2)心理狀態
在暴露部位,特別是麵、頸部的瘢痕和瘢痕疙瘩,影響美觀,造成容貌損害;瘢痕可引起患者機體功能障礙,可發生破潰和癌變,均會給患者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
(3)起因
瘢痕疙瘩除繼發於外傷、手術外,尚多見於預防接種、蟲咬、痤瘡及不明原因所致的皮膚損傷,詢問病史時要注意。
(4)病程與轉歸
問清楚瘢痕發生的時間,瘢痕發生後的改變,瘢痕發生後1~2年內有無自發萎縮消退現象,既往做過何種治療,效果如何等,以助於確定瘢痕的種類。
(5)對機體功能的影響
發生於功能部位的瘢痕,攣縮性瘢痕等對機體功能有一定的影響,詢問病史時要問仔細。
體格檢查除細致的全身檢查外,對瘢痕局部的檢查應注意以下幾點,並做好記錄。
①瘢痕形態:瘢痕可以是條狀、圓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形。
②瘢痕數目:1個或多個。
③瘢痕顏色:可分為稍紅、粉紅、紅、紫紅、深紫紅等類型。
④瘢痕質地:可分為很軟、軟、稍硬、硬、堅硬、或起水皰等類型。
⑤瘢痕厚度:可分為很薄、薄、稍厚、厚、明顯增厚等類型。
⑥發生部位:注意1個或多個部位可同時發生。
⑦病損範圍:注意觀察瘢痕是否超過原損傷範圍,有助於瘢痕的鑒別診斷。
⑧體溫改變:大麵積增生性瘢痕可降低皮膚的散熱效應,影響體溫調節功能,出現體溫升高。
⑨畸形狀態:詳細檢查並記錄瘢痕給機體造成的畸形狀態及其造成的機體功能喪失情況。
⑩並發症狀:有無感染、潰瘍、竇道及隱窩等。
為使瘢痕在治療前後有比較客觀的比較,可采用照相技術,在同一姿勢、同一距離、同樣的光線下留下病變的照片加以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