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節“幸福投資”法則之十:花錢比賺錢更快樂(1 / 1)

真正的幸福理財高手,會將理財視為工具,而非目的。也就是說,他們能駕馭金錢而非被金錢所奴役,成功找到賺錢與生活間的平衡,從而增加自己的生活快樂指數。

賺錢隻是數字遊戲,最重要的是從買賣中獲得賺錢的經驗。你可以花掉一些,把其他保存起來,但重點是要逐漸積累經驗,才能使日後的投資更為順暢。

即便富貴如巴菲特,其最成功的投資也不是可口可樂,更不是比亞迪,而是他的妻子。巴菲特把他為兩任妻子購買的結婚戒指視為這一生中所作的第一個和第二個最好的投資。而第三大成功的投資就是他的房子,巴菲特在寫給他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股東的信上說:“我僅為我和家人居住的房屋付了3.15萬美元,但是它給我們帶來了極妙的回憶,而且還會有更多美好的時刻到來。”

顯然,進入晚年的巴菲特已深深明白“花錢比賺錢更快樂”的道理。的確,成功投資可口可樂帶來的幸福感,比不上為家人帶來幸福生活的愉悅。

花錢比賺錢更快樂,比起不花錢,消費能給我們帶來更大快樂。如果隻是把所有的投資獲利都原封不動地放著,或是繼續“錢生錢”進行再投資,財富就隻是紙上數字,無法轉化為心中切實的愉悅感受。研究發現,那些賺了錢後會從獲利中拿出一部分消費的人,會更快樂。而這些正麵情緒,也有助於投資者培養熱愛投資、幸福投資的心理動力。

但如果你是那種投資中賺了大錢就如冤大頭般隻想花錢,甚至買棟價值千萬的豪宅,或痛飲萬元一瓶的拉菲紅酒的人,建議你做兩件事:第一,把一部分利潤放到定期,年期越長越好;第二,把你賺回來的錢給予那些需要你幫助的人或團體,不要把所有的錢放回股市。

幫助別人會給你帶來更大的快樂。做一天義工,或者捐一點錢並不求回報,這些事情往往能讓你感覺到生命很有意義。若要靠不斷賺錢來積累快樂,往往需要高額的付出和投入,才能讓自己心滿意足。了解了其中的道理,你我都應幸福地賺錢,並聰明地利用金錢,創造生命中的心靈財富!

如果你有幸在投資中賺了錢,就把部分利潤捐贈給那些有需要的人或慈善團體吧!取之於市場,用之於社會,這也是成功投資者、幸福投資者應有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