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治拿出一張紙,大聲讀了起來,其實這紙上沒寫什麼要緊的東西,就是一些興辦學校、修橋鋪路、官員任免的瑣碎事,人們覺得這些和他們沒有什麼關係,也就隨周治折騰。
周治將紙上的內容讀完,見沒人提出異議,用手將那張紙在空中搖了搖,說道:“既然沒人反對,那這些就全都通過了,下麵咱們再製定一些法律,呂老爺子!”
周治向麗紅院外喊了一聲,呂遠這才走了進來,他剛進到麗紅院,站在一旁的古墩,就喊道:“鼓掌!”
在眾人的掌聲中,呂遠來到周治身邊,和眾人說道:“我來為大家宣讀幾部法律,第一個法律是《土地法》,第一條,海城縣所有的土地為國家所有,任何人不得私自買賣……”呂遠越讀下去,麗紅院裏的商賈鄉紳越覺得不對勁,因為周治的這部法律,明顯是在損害他們的利益。
這部《土地法》,隻有一個意思,土地再不是地主鄉紳所有,禁止土地買賣,那他們就無法得到更多的耕地,沒有更多的耕地,這些地主們就沒辦法聚斂更多的財富,更讓他們接受不了的是,《土地法》的最後一條。
隻聽呂遠說道:“最後一條,地裏的糧食不準私下買賣,隻準賣給海城縣政府,政府每年都會按照市場價格,公平公正的從各位手中購買糧食。”
呂遠將《土地法》讀完,麗紅院裏的商賈鄉紳頓時炸了鍋,竊聲議論不絕,眾人都明白周治這是在斷他們的財路,隻是迫於周治如今的威勢,才不敢提出來。
王老太爺手捋著胡子,麵上看不出什麼,心裏卻已是惱怒極了,小聲冷笑道:“周家真是厲害,如此一來,豈不是將海城縣所有的財富,都掌握在周家手中,隻是周家大碗吃肉,連一口湯都舍不得留下,這吃相未免太過難看了吧。”
孫伯遠沉了沉氣,也覺得周治這樣做,太有些出格,他這直接把海城縣的地主鄉紳,都得罪完了,側過頭去看向周修,想從周修的神情上,看出一些端倪,見到周修緊皺眉頭,也是一副意外的樣子。
“周三少爺,你這部什麼《土地法》,老朽不能同意。”王老太爺說道,得到一陣附和,這讓他覺得更有底氣,看向周治一眼,接著又道:“這土地都是我們真金白銀買來的,怎麼隻憑你一句話,就成了國家的了,這國家是什麼,在海城縣,國家就是你們周家,你這明擺著是給周家斂財,大家夥說是不是?”
周治在製定這部《土地法》時,就知道會遭到眾人的反對,可他沒有選擇,海城縣和那個時代的多數縣城一樣,落後,貧窮,物質極其匱乏,雖然也有像周家這樣的大戶,和洋人做一些生意,卻並沒有多少利潤可言。
這些都滿足不了周治,特別是周治要將民團擴編到五千人,要養活這五千人,憑周治現有的財力,根本無法做到,他隻有一個辦法,征稅。
可是海城縣的商戶,就那麼幾家,稅征的少了,杯水車薪,起不了多大的作用;稅征的多了,無疑是竭澤而漁,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