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靠命運、不待時勢、不懼困難、不畏艱險,堅信人定勝天。他們宅心仁厚,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他們惠澤萬民,以建立太平盛世為目標。他們氣宇軒昂,妖魔鬼怪見之退避;他們膽量超人,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英雄豪傑慷慨悲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千古傳奇。正是因為他們想凡人不敢想之事,做凡人不敢做之事,所以必然留下許許多多大眾匪夷所思的奇聞謎案。
八思巴是忽必烈的帝師嗎
八思巴?洛哲堅讚,生於公元1235年,是桑查索南堅讚和更噶吉的長子。為西藏佛教薩迦派第五代師祖。元世宗忽必烈時期的帝師。
八思巴聰明穎悟,幼年時就博覽群書,博學無厭。在八思巴?洛哲堅讚 7歲時,就能誦讀經數十萬言,能約通其大義,藏人都稱他為聖童。大概在9歲左右就開始學習“五明”學。八思巴11歲時,隨伯父薩迦班智達,接受元太宗窩闊台汗王子闊端之的邀請赴涼州即今甘肅武威。在他16歲以前,主要是從他伯父薩班學習薩迦法王的一切教法。
公元1251年夏,元世宗忽必烈駐紮六盤山時,聽說了八思巴?洛哲堅讚的才能,於是就派人去涼州迎請八思巴與之會麵。這是八思巴?洛哲堅讚與忽必烈的第一次相見。兩人經過一番深談,忽必烈知道了八思巴?洛哲堅讚的才能名副其實,甚至高於八思巴?洛哲堅讚的叔叔。隨即忽必烈與八思巴結為施主與福田,尊封八思巴?洛哲堅讚為自己的上師。八思巴?洛哲堅讚的叔叔薩班病重,八思巴即返涼州。其叔叔薩班臨終前,將衣缽及法螺等物傳給八思巴,八思巴?洛哲堅讚就成為薩迦派的第五代主持。
公元1253年,八思巴?洛哲堅讚在忒刺第二次見到忽必烈,忽必烈對八思巴?洛哲堅讚的淵博學識、謙虛美德非常崇敬,經過這次長談八思巴?洛哲堅讚對忽必烈亦表示了忠心不二。在這次會麵期間,八思巴?洛哲堅讚給忽必烈和他的妻子察必皇後及親屬子女授經說法,並授了金剛乘密法大灌頂,忽必烈感激不盡,也看出了八思巴?洛哲堅讚對自己的忠誠。於是冊封八思巴?洛哲堅讚為國師。
公元1254年忽必烈賜給八思巴一份“優禮僧人詔書。”這份詔書中寫道:忽必烈接受了八思巴的灌項,冊封八思巴為國師,讓八思巴?洛哲堅讚統領所有元朝上下的所有僧眾。所有僧人不可以違背國師的法旨,要謹慎修行。並注明無論軍官、軍人、達魯花赤、金冊使者等都要對烏斯藏各教派一律尊重,對僧人不準欺淩、攤派兵差賦稅勞役等,寺廟的土地、水流、水磨等誰都不準奪占、強取。公元1255年,八思巴?洛哲堅讚在河州迎請劄巴僧格等高僧前來,受了比丘戒。受戒後,八思巴?洛哲堅讚跟隨忽必烈去上都。,在此期間,八思巴?洛哲堅讚曾參加了西京的佛道兩教之爭的辯論會。會上,八思巴?洛哲堅讚以廣博的學識,了無滯礙的辯才,引經據典,使以丘處機(長春真人)為首的眾道家理屈辭勞,道方認輸,焚其經卷,歸還道教所占據的佛刹。 這可能就是元初年道教衰敗的主要因素吧。
公元1260年,忽必烈繼大汗位,建立元朝,廟號元世祖,曆史上又稱“薛禪皇帝”。忽必烈立即封八思巴?洛哲堅讚為國師,掌天下釋教。公元1264年,元朝設總製院(後改為宣政院),八思巴領總製院事,管理全國佛教事務和藏區政教事務。八思巴?洛哲堅讚餘公元1265年返回西藏,臨行之前,元世宗忽必烈重新封他為藏區政教之主,並賜以珠寶冊印。第二年八思巴?洛哲堅讚到達薩迦,在紮西閣芒寺中,用金銅新塑造了喇嘛、皇帝等的七尊金身,修建了多門吉祥金塔,用金汁寫成了200多函《甘珠爾》經。
八思巴?洛哲堅讚於公元1267年重返北京。公元1269年他向元世祖忽必烈奉獻了他創製的蒙古新字,忽必烈正式下詔頒行於全國,在詔文中規定以新字為國書,用它來釋寫一切文字,凡頒降璽書並用新字。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八思巴文。”蒙古新字的創製,使蒙古族人民有了本民族的文字,豐富了民族文化,提高了蒙古族人民的文化素質。
公元年1270年,八思巴再次給元世祖忽必烈灌頂,元世祖忽必烈為酬答八思巴灌頂之恩和造字之功,將西藏三區賜予八思巴作為供禮,還將八思巴進封為“大寶法王”,其封號從 “國師”升為“帝師”。並再一次賜詔文:“普天之下,大地之上,西天佛子,化身佛陀,創製文字,護持國政,精通五明班智達八思巴帝師”。又於《八思巴行狀》中明確記載:“庚午,師年三十一歲,時至元七年,詔製大元國字,師獨運摹畫,作成稱旨,即頒行朝省郡縣遵用,這為一代典章,升號帝師,大寶法王,更賜玉印,統領諸國釋教。”同時又授予八思巴統領西藏十三萬戶之職權。
公元1276年,八思巴?洛哲堅讚在皇太子真金以及西平王奧魯赤護送下返回後藏薩迦。到薩迦後,他自任薩迦法王,任命本欽釋迦尚波統領西藏十三萬戶,僧俗共用,軍民混編,這是為薩迦派在西藏實行政教合一的先河。
在八思巴?洛哲堅讚一生中,不但把西藏的建築技巧、雕塑藝術和大量的梵藏經典傳播到內地、蒙古地區,還把內地的印刷術、戲劇藝術傳到西藏,促進了民族間、地區間的文化交流。在元朝政府機構裏,設有專門翻譯梵經的局所,八思巴?洛哲堅讚和他弟子們親自參加翻譯。公元1280年(至元十七年)時,有司奏上八思巴?洛哲堅讚等人新譯出的戒本就有500部之多。他的著作有 函傳世,印版在四川德格印經院。其重要著作有《道果傳承?禮供》、《密續修證?幼樹》、《續部目錄》、《帝王教授集?明飾》、《菩提道藏》、《薩迦五祖文集目錄?幻鑰》等。
圖49
八思巴?洛哲堅讚於公元1280年即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在薩迦圓寂,年僅46歲。公元1282年元世宗忽必烈為他的帝師八思巴?洛哲堅讚建造帝師八思巴舍利塔。並於公元1324年,元泰定帝元年八月,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繪製帝師八思巴像十一,頒行各行省,俾塑祀之。追諡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開教宣文,輔治大聖至,德普覺真智佑國,如意大寶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師板的達巴思八八合失。”
權臣燕帖木兒的荒淫無度
在有元朝一代的權臣之中,燕帖木兒可以算作是第一人了。他在平定上都之亂、擁立文宗即位中累建大功;在文宗對明宗玩弄明讓實爭的手段中,屢出奇謀,致成大事;在征討全國各地的反叛中,迭立殊勳。可以說,文宗能當上皇帝,坐穩江山,全賴燕帖木兒一人之力。文宗深深地清楚這一點,所以對燕帖木兒另眼相看,恩寵有加,使他成了元代的第一權臣,一身兼任多種要職。先後被封為太平王、加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師、錄軍國重事。又被任命為中書右丞相,監修國史,知樞密院事,提調燕王宮相府事,大都督,領龍翔親軍都指揮使司事。凡是號令、刑名、選法、錢糧、選作,一切中書政務,悉聽總裁。諸王、公主、駙馬、近侍人員、大小諸衙門官員人等,須服從燕帖木兒的安排,否則以罪論處。而且還追封了他的三世祖先。即使這樣,文宗還認為不足以酬答他的大功,又於至順元年(公元1330年)二月,命禮部尚書馬祖常製文刻石,立於北郊,以昭示他的豐功偉績。在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四月,竟然為燕帖木兒在紅橋南建造了一座生祠,為他樹碑立傳。
燕帖木兒這時真是身處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手握大權,權傾朝野。又蒙受文宗的巨額賞賜,生活上漸漸放縱起來,靡費無度,吃一頓酒席竟需殺掉十三匹馬,而且還極度迷戀酒色,在上都之亂剛剛平定、懷王即位召燕帖木兒商議北迎周王大計的時候,就曾關切地向他說道:“如今上都之亂已平,天下大局已定,朕與卿亦可稍圖歡樂。聞卿家中隻有一婦,何不再置數人?宗室中不乏貌美者,卿可自行選擇,朕即詔遣。”燕帖木兒一聽文宗如此施恩,慌忙離座,伏地謝恩道:“陛下之恩,天高地厚,沒齒難忘。然陛下尚未冊立正宮,臣安敢竟尚宗女?”
文宗笑著令他平身,未再深說。燕帖木兒自以為推辭掉了,沒想到第二天,文宗竟直接派人用四輛小車送來了四位公主。燕帖木兒大吃一驚。但公主既來,斷無辭歸之理,於是就先君臣之禮,後夫婦之禮行過了一番。行過禮之後,舉目看那四位公主,一個個生得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不禁心花怒放。當晚即五人同被,其樂無窮。一直樂到第二天大亮,還戀床不起。上朝謝恩罷,就急急忙忙回府,同四位公主重溫昨夜之夢。之後,把酒言歡。看不厭的花容月貌,聽不盡的笙歌美曲,直把燕帖木兒喜得身飄飄然,心陶陶然,不知今夕何夕。五人正在忘情暢飲之間,燕帖木兒忽然眼前一亮,四位公主帶來的侍女當中,一個淡妝素服、容貌尤妍的半老徐娘映入眼簾。這人年雖半老,但風姿不減,而且那滿臉哀婉之情更是攝人魂魄。燕帖木兒不由得看呆了。但當著四位公主的麵,不敢有過分之舉,隻是將那人暗記在心。歌歇酒罷,燕帖木兒托言公事在身,要回書房料理,請四位公主先回房歇息。燕帖木兒一退回書房,尚未坐定,即令人去帶那女子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