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正確對待金錢(4)(3 / 3)

賺錢不是惟一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富有。事實上,任何正當的賺錢活動本身,都是一種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他人的事業,它們同樣是偉大的。

當然,一個人能賺錢,首先是從一種事業開始的;一個人能否賺大錢,也與他的事業發展息息相關。

如果你能這樣看問題,了解問題,你所得到的是比你賺的錢多得多的東西,有意義得多的東西。

每一個真正的賺錢人,首先就應該是這樣一個有事業眼光和事業心的人。

但是,隻有事業眼光和事業心還遠遠不夠,我們還要懂得在獲得知識方麵進行投資。因為隻有擁有知識和較高的素質,我們的事業才會更加興旺發達,我們的生活也才會更有意義。

真正的教育是對你最有利的投資。但是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有人以為教育是指學校內的教育,或文憑、證書、學位的數目。但是這些數字並不保證一定可以造就一個成功人物。通用電器公司的董事長柯丁納先生曾經解釋高級主管對於教育的看法。他說:“公司裏最出色的兩個總經理,威爾森先生與柯夫茵先生,根本沒念過大學。目前高級主管中雖然有人取得了博士學位。但在41個高級主管中,仍有12人沒有大學文憑。因為我們重視的是他們的能力,而不是文憑。”文憑當然會幫你找工作,卻不能保證你在這份工作中一定有什麼成就。各行各業重視的都是能力,而不是文憑。

教育隻是一個人大腦中資料的數量而已,這種死板的記憶並不能幫助你得到一直向往的事物。因為儲藏資料的儀器設備愈來愈多,如果我們還隻能做些一部機器就能做到的事,就會被淘汰了。

真正的教育是值得我們去投資的那種教育,它可以發揮我們的智慧。一個人所受教育的好壞,是以他對思考的有效運用程度來衡量的。

任何足以改善思考能力的事情都是教育。你可以由許多不同的方式來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但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接受教育的最佳場所,就是各種大學與專科學校,因為教育本來就是這些學校的作用與專長。

如果你還沒念過大學,很可能急著擠進去就讀。當你看到大學中種類繁多的課程時會很高興,當你發現工作之餘還來念書的都是些什麼人時會更高興。這些學生不是為了文憑才念書的人,他們都是很有作為的中堅分子,有些人地位已相當高了。他們當中有連鎖商店的老板,有食物聯盟的采購員,有學士工程師;甚至還有空軍上校,以及其他身份地位相當高的人。

今天有許多人是在夜間部拿到學位的,但是他們的學位隻是一張薄紙而已,並不是他們念書的目的。他們花了許多金錢、時間和精力來讀書,是為了進一步鍛煉自己的頭腦,因為這是對他們將來最紮實、最可靠的投資,是他們美麗生活的智力支持。

不要誤會下麵這句話的意義。

教育本身是種非常合算的買賣,你隻要投資75—100美元,全年都可以在每周的一個晚上到學校上課。把這個費用跟你的收入相比,這個比例有多小。然後問問自己:“我的將來不隻這麼一點吧?”

何不現在就決定呢,有了錢以後,再去念書。為了前途著想,每個星期抽一個晚上到學校念書。這樣做會使你更積極、更年輕、更活潑;它也會使你各方麵都跟得上時代;還會使你認識許多良師益友,他們都是跟你一樣力爭上遊的青年才子,對你是很好的激勵者。

對你自己進行教育投資吧,因為隻有這樣,你才能在精神與物質上都富有。從而富的也不僅僅是隻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