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遇紅軍(3 / 3)

兩人握了一會兒,李明清才記得還沒有介紹另幾個,忙放開手,指著站在一旁直樂的還透著稚氣的紅軍說:“這是張書明,雲南人,”接著又介紹了另三個紅軍。

原來那個長得最高大的那個紅軍叫鄭南興,湖南人,二十八歲,另一個小個子紅軍是江西人,叫沈得山,受傷在山坡上那個是他們的連長,江西人,叫李大朋。他們是紅五軍團44團二營三連的。十天前在丁家堡戰鬥中被打散了,結果他們連先是被馬匪追擊,後來又被民團發現,一直逃到這裏,全連就剩他們五人了。原以為今天他們五人也跑不出去了,沒想到遇到了黃績。這時李大朋也在沈得山的扶持下來到黃績麵前。

剛才黃績一聽李明清的敘述,就明白了自己真的是穿越了,而且是來到了1936年11月25日的河西走廊,酷愛曆史的黃績記得:紅軍西路軍艱難的日子就要開始了。1937年1月1日西路軍第五軍進占臨澤縣城。同日,攻占高台縣城,守敵1400餘人全部投降。12日,馬元海指揮步騎兵,以一部分兵力鉗製臨澤地區的西路軍第九軍、第三十軍,集中約5個旅的兵力,開始猛攻西麵的第五軍駐地高台,第五軍軍長董振堂指揮部隊浴血奮戰。20日,據守高台縣城的西路軍第五軍,同敵人進行了一周的血戰後,終因敵眾我寡,加上收編的民團叛變,被馬彪、馬樸、馬祿的部隊攻人高台縣城,高台失陷。想到自己就要經曆這段我軍有史以來最悲慘的一段,就不由得熱血澎湃。他看見李大朋過來,早以為自己編好了身份。

李大朋看到黃績,伸出了自己的雙手,一把握住黃績的手說:“謝謝你今天救了我們。”黃績裝著熱淚盈眶地說:“我總算找到你們了。”

“找我們?為啥?”

這時黃績開始敘述自己早想好的故事:“我是在遵義參加紅軍的,當時在紅五軍團45團一營二連。連長杜永山,參加紅軍不久,在興文的一場戰鬥中,我被炮彈炸暈了,等我醒來時,發現自己在一個苗民家裏。原來是一個好心的苗民發現我沒有死,把我救回家,等我傷好後,已經不知道紅軍的下落了。後來國民黨反動派的搜捕越來越厲害了,我隻好告別那個好心的苗民,因為記得當時我們紅軍是北上抗日。就一路向北尋來,想找到隊伍。就這樣經曆一路千辛萬苦,走了一年半,在寶雞聽有人說在黃河邊看見過紅軍,就又一路西來,在路上有時與商隊同行,有時與馬幫一路,來到古浪城裏,誰知道紅軍已經往西去了,就又一路往西,走到這裏,正準備休息一下,就看見了你們。”

黃績邊說邊注意李大朋的神色,見到李大朋似乎並不相信,就撩起衣服,露出胸膛,指著自己胸口上的那個大傷疤說:“你看,這就是在興文那次戰鬥中所受的傷”。其實這兩個傷疤都是在與恐怖分子作戰中留下的。

看著那個顯眼的傷疤,李大朋半信半疑,說到45團的杜永山,李大朋還是認識的,不過現在他已經是45團一營的營長了,看到黃績說出了杜永山的名字,好像又不是假話,又想到剛才若不是他出手相助,可能自己五人不是犧牲就是被捕,於是心裏也不再多想。

“你的杜連長已將當營長了,不過45團聽說跟軍團部行動,現在也不知道在哪裏,要不給我們一起走吧?”

“好吧。”黃績假裝猶豫了一會,“反正我隻要找到紅軍就找到家了。”

這時李明清等打掃完戰場,共繳獲了15支步槍,一把盒子槍,步槍子彈200多發子彈,手槍子彈25發,12把匕首,大洋32塊。還有幾包幹糧。黃績見那個被打死的杜二爺的衣服還不錯,就順手剝了下來,穿在身上。為了防止民團的追擊,6人沿著那條小路迅速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