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小時後,綜合眾人的意見。黃績和江河商議決定,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獨立團采取外線和內線作戰相結合的辦法,二營和炮連一部及偵察連兩個小隊轉入外線,從日軍的結合部趁夜跳出去,直取繁峙,那裏是酒井鎬次的指揮部,在那一帶鬧個天翻地覆,切斷日軍的補給線,把日軍調回去。一營、三營、四營和縣大隊、警衛連,偵察連一個小隊、騎兵連負責內線作戰,采用遊擊戰術,與日軍展開鬥爭。考慮到內線作戰的艱巨性,內線部隊由黃績負責指揮。外線部隊由副團長彭勇指揮。江河政委負責群眾轉移和後勤機關的工作。
外線部隊於當晚十點開始悄悄向西運動,準備從日軍的縫隙中穿出去,而內線部隊也開始集結,江河政委還親自到四營去做戰前動員工作。
黃績派徐力去與杜家村的杜義山聯係,向他通報了日軍即將到達消息,同時希望杜義山與獨立團聯手抗敵,但杜義山拒絕了獨立團的要求。
現在獨立團和群眾所在的位置,是頂峰北台頂一帶,這一帶山高林密,人煙稀少,地形險要,黃績和江河把八千多群眾全安置在一個大山溝裏,戰士們幫老百姓搭好臨時的住處,所有的村幹部全部積極行動,組織好群眾的生活,縣大隊在被獨立團抽走兩百人後,還有三百多人,負責治安和警戒。獨立團的野戰醫院也設置在這大山溝的一側,為了預防日軍飛機的轟炸,所有人員被要求白天不得生火,防止被日軍飛機發現位置。
獨立團的一營在江河的指揮下,負責在山溝外麵設防,他們在溝外修築工事,做好戰鬥的最後準備。這是保護群眾的最後一道防線。三營和四營則被黃績帶到了離大山溝約二十裏的一個地方。
為了保密,群眾所在確切的位置,連三營和四營都不知道。
日軍向南搜索的部隊越來越向杜家村方向靠近了,偵察小隊的戰士躲在樹林中,看到大批的日軍沿著山穀中的大小道路,在幾個不幸被抓的老百姓的帶領下,向這邊逼來,而沿途的村子,全被這些鬼子燒成了廢墟。不時有不及躲藏的村民被鬼子用刺刀挑得開腸破肚。
看來這鬼子是殺紅了眼了。
看著地圖上的敵我情形,黃績緊張的思索著,正麵阻敵,那不現實,打伏擊,敵人又太多,現在還真不好辦,不過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敵人太舒服。於是黃績決定先派出幾支小部隊,沿途襲擊敵人。於是三營的兩個連在連長的帶領下,迅速向前麵的山林跑去,在敵人的來路上或設置地雷,或用冷槍襲擊,反正隻要能給敵人帶來麻煩,不給自己帶來傷亡就行。同時讓徐力帶著炮連的一個小隊,也沿路去給敵人增加點樂子,希望通過這些行動,把敵人引往東邊,離開北台頂一帶。
於是在這大山裏,就出現了這樣一些情形,日軍正走得起勁,突然從對麵的山上打來幾發炮彈,落在日軍的行軍隊伍中,帶起幾個日軍的肢體,留下一地的慘叫聲,待日軍回過神來,一陣炮火轟擊後,步兵衝上對麵的山坡,卻不見一個人影,隻有幾個空空的彈殼。垂頭喪氣地收拾隊伍,剛要繼續行軍,卻又從側麵突然射來一陣彈雨,又帶走了幾個日軍的性命。而等兩邊的日軍合攏搜索時,卻又是不見一點蹤影,連續幾次,讓日軍的進軍變得心驚膽顫起來,行動也變得小心翼翼。四個中隊的日軍開始收縮在一起,而大量偽軍開始布置在外圍。
結果日軍這天隻到了杜家村北麵十裏外的一個小村裏就被迫住了下來。負責追剿的大隊是山本的先頭部隊,後麵還有一個大隊的日軍中,準備待發現了獨立團後迅速上來,展開合圍。
這一天晚上,日軍所住的小村子四周響了一夜的槍聲,弄得這些鬼子一夜都睡好,而守衛在村口的偽軍在第二天早上竟然少了一百多人,就連村裏的日軍,也被不知從那裏飛來的炮彈給炸死了三十多人。
這個大隊長心裏鬱悶之極,這還沒有與獨立團照麵,就損失了六十多個大日本皇軍,還有一百多個偽軍,這仗還真難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