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英國旅客把頭轉向左邊,望著窗外。 (2)
於是,王先生成為嫌疑人,但無確鑿證據。因為作家被狗咬死時,王先生在5千米外的研究所實驗室裏。即使他在照顧狗期間將狗訓練成咬人的工具,也不可能在5千米以外發號施令,指揮狗咬人。因此,一般人都推斷是狗獸性大發,將作家咬死的。
但是負責這件案子的探長卻有不同見解,而且斷定主謀就是王先生。
那麼,探長是怎樣判斷的呢?
思維“啟思條”>>>>>>>>>>>>>>>>>>>>>>>>>>
注意從王先生家的那個電話鈴上麵找出破綻。
493.浴缸謀殺案
深夜11點鍾,警察接到報警,報案人發現自己的新婚妻子死在浴缸裏。
刑偵隊值班隊長立即率領眾人趕赴現場。報案人是一個經理,他說今晚輪到自己在公司值班,9點45分打電話到家,妻子在衛生間接電話,說剛坐進浴缸裏洗澡,請他15分鍾後再打過來。他也聽到了洗澡的水聲。半小時後,他打電話回家卻沒人接。又過了15分鍾,他再打電話回家,依然沒人接電話。
他很擔心,於是趕回家中,卻發現妻子已經死在了浴缸中。鮮血把滿是肥皂泡的水都染紅了,浴缸邊有一隻啤酒瓶。
隊長吩咐手下給報案人做筆錄,可法醫卻走過來說:“報案人在說謊,殺人凶手就是他。”隊長有點兒迷惑,問法醫找到了什麼證據,法醫卻笑而不答。
你知道嗎?
思維“啟思條”>>>>>>>>>>>>>>>>>>>>>>>>>>
想一想,浴池中的肥皂泡能夠持續多長時間。
494.蠟燭的啟示
露西死在臥室裏,屍體是鄰居發現的。鄰居立刻撥打了110,刑警和法醫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現場。
“死因和死亡時間查出來了嗎?”刑警問法醫。
“是他殺,大概已經死了二十三四個小時了,但現場沒有作案的痕跡。”法醫回答。
“那就奇怪了。”
刑警忽然注意到桌子上的蠟燭在燃著,他順手打開日光燈,卻發現停電了。猛然,他意識到了什麼。
“原來這屍體是從別處移過來的。”
請問,刑警是怎麼判斷的?
思維“啟思條”>>>>>>>>>>>>>>>>>>>>>>>>>>
想一想屋子裏的蠟燭為什麼沒有滅。
495.項鏈被誰偷走了
美國有一位貴婦人,帶了一條價值連城的鑽石項鏈,登上了一艘開往英格蘭的客輪,準備到那裏去安家。晚上8點時,貴婦人在甲板上悠閑地散步,這時刮起了一陣海風,吹得船搖搖晃晃。10分鍾後,風停了,貴婦人返回房間,卻發現放在箱子裏的鑽石項鏈不翼而飛。
船上的警察全部出動,對附近的客艙進行搜查,企圖找到那條價值連城的項鏈。乘客們走到一個自稱是作家的小姐的房間,發現那位小姐正在寫作,桌子上放著一遝稿紙。
警察問那位小姐,她是什麼時候在寫作。小姐說:“我從晚上7點就開始寫作,一直寫到你們進房間的時候。”
警察看著桌子上的稿紙,發現上麵的字整齊秀麗,於是就斷定,小偷就是這位小姐。結果,警察在她的房間搜出了鑽石項鏈。
你知道警察是怎麼判斷出這位小姐就是小偷的嗎?
思維“啟思條”>>>>>>>>>>>>>>>>>>>>>>>>>>
海風吹得船身搖晃不已,寫出的字又怎麼會整齊秀麗呢。
496.警長的根據
在森林公園的深處,發現一輛高級的敞篷車,車上有少量樹葉,一個老板模樣的人死在車裏。警方封鎖了現場。
“有什麼線索?”警長問。
“法醫估計這個人已經死亡兩天。沒有發現他殺的跡象,死者手邊有氰化鉀小瓶,所以初步認定是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