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移居香港(7)(1 / 3)

敵偽財產之整理與處置,是戴笠職務範圍的,於是,他馬上列舉證據,呈報蔣介石。最高當局的批示即來到:“嚴予查辦。”

吳紹澍高高地置身雲端,一個斤鬥倒栽下來,他心慌意亂,情急無奈,於是滿麵愁容,一改常態,他的保險汽車不再繞杜美路而過,天天降下身份到杜美路求見戴笠。這時,戴笠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對他置之不理,不屑一見,直到聽說吳紹澍急得沒辦法,想飛往重慶上下打點,戴笠才讓吳紹澍堆滿一臉的諂笑、奴顏屈膝地走進他的會客廳。

當著好些軍統局重要人員的麵,戴笠捺住性子,聽著吳韶澍的苦苦求情:“隻求保全顏麵,請戴先生免予究辦。”

最後,戴笠臉色一沉,大聲叱喝:

“像你這種人,我為什麼不辦?”

於是吳紹澍再求戴笠法外施仁,準許他由上海飛重慶,向他的上司自行請罪。

戴笠斷然拒絕,他吩咐左右:

“通知各航空公司,不許賣票給吳紹澍。”

至此,吳紹澍求告無望,麵如土灰,他搭訕辭出,靜候法辦。

機毀人亡,戴笠之死

不久重慶的中央電令就來了,先是免了吳紹澍副市長的職務,接著,又罷黜了他上海市社會局局長,而以接近杜月笙的中央委員吳開先繼任。杜月笙聞訊終於放下了心頭上的一塊巨石,對好友戴笠充滿了感激之情,然而,1946年3月17日,一件更沉重的打擊臨到了杜月笙的頭上。

原來,抗戰勝利後,戴笠仆仆風塵,往返奔走於新光複的各大都市,指揮緝捕漢奸工作,緊張忙碌得不得了。3月初,軍統局在北平設立特警部,舉辦特警班第7期,招收學員753人,戴笠自兼主任。北平班開訓,戴笠親自到北平主持典禮,這時,他接到了軍委會的命令:把軍統局掌管的忠義救國軍、別動軍、中美訓練班的教導營,以及交通巡察處所屬的各交通巡察部隊合並編為17個交通警察總隊、一個直屬大隊,並且成立交通警察總局,名上直隸交通部,實際則仍由軍統局督導,派往全國各交通路線,負責阻撓共軍侵襲,維護交通安全。

這是一件繁雜艱巨的大事,戴笠發出指示,派吉章簡為交通警察總局局長,馬誌超、徐誌道為副局長。幾支部隊的人馬達到64402人,戴笠做了初步的計劃,準備回重慶去加以部署,3月17日便由北平起飛,先到上海,然後轉飛重慶。

戴笠坐的是航委會222號專機,隨行者有軍統局處長龔仙舫、專員金玉坡、翻譯官馬佩衡、譯電員周在鴻、副官徐粲、衛士曹紀華、何啟義。從上到下,都是杜公館的常客,杜月笙都很熟識,甚至非常要好。

戴笠的專機飛到青島,降落休息,這時駕駛員接獲氣象報告,上海附近氣候惡劣,能見度太差,無法飛往。戴笠聽後眉頭一皺,說是:

“我今天一定要到上海,我們還是先飛過去再講。”

“戴老板”的話從來不曾有人駁回,他堅持起飛,青島機場人員和駕駛員誰都不敢勸阻,隻好讓專機繼續南航。到達上海上空,因為實在無法降陸,隻好折向南京,下午1點整,穿雲下降,不料駕駛員視界模糊,誤觸南京東郊板橋鎮的岱山,機毀人亡。自戴笠,連同機員17人無一幸存。

噩耗傳出,舉國震驚。戴笠將軍的死訊傳到上海,杜月笙左右的人都大吃一驚,他們迅速決定:“這個打擊對杜先生來說,太大了,暫時瞞他一瞞。”

然而紙包不住火,接連3天杜月笙發覺隨從人員臉色倉惶,神情不定,他一再地追問:“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眾人見他催問得緊,知道是瞞不過,經過一番商量,大家推陸京士向杜月笙說出了戴笠墜機遇難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