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好形象,要自修(4)(2 / 3)

她,也在北京的一所大學裏上學。

她不敢穿裙子,不敢上體育課。她疑心同學們會在暗地裏嘲笑她,嫌她肥胖的樣子太難看。大部分日子,她都在疑心、自卑中度過。

大學時期結束的時候,她差點兒畢不了業,不是因為功課太差,而是因為她不敢參加體育長跑測試!老師說:“隻要你跑了,不管多慢,都算你及格。”可她就是不跑,她想跟老師解釋,她不是在抗拒,而是因為恐慌,恐懼自己肥胖的身體跑起步來一定非常的愚笨,一定會遭到同學們的嘲笑。可是,她連向老師解釋的勇氣也沒有,隻是茫然不知所措。她隻能傻乎乎地跟著老師走,老師回家做飯去了,她也跟著。最後老師煩了,勉強算她及格。

後來,在播出的某個電視晚會上,她對他說:“要是那時候我們是同學,可能是永遠不會說話的兩個人。你會認為,人家是北京城裏的姑娘,怎麼會瞧得起我呢?而我則會想,人家長得那麼帥,怎麼會瞧得上我呢?”

他,現在是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經常對著全國幾億電視觀眾侃侃而談。他主持節目給人印象最深的特點,就是從容自信。

他的名字叫白岩鬆。

她,現在也是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而且是完全依靠才氣,絲毫沒有憑借外貌走上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崗位的。

她的名字叫張越。

自卑的形象讓他們飽受折磨,而克服自卑後的形象卻得到了世人的認可與尊重。這之中的反差是何等巨大。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即個體認為自己某些方麵不如他人所產生的消極情緒。自卑感就是個體對自己的能力、品質評價偏低的一種消極的自我意識。具有自卑感的人總認為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慚形穢,喪失信心,進而悲觀失望,不思進取。一個人若被自卑感所控製,其精神生活將會受到嚴重的束縛,聰明才智和創造力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而無法正常發揮作用。

拿破侖是科西嘉島貧民出身,到巴黎後由一名軍官努力爬升至法國皇帝的地位。在他成為法國皇帝時,與貴族遺孀約瑟芬結婚,多少有同樣的自卑心理作祟。此外,拿破侖是個人盡皆知的矮子,也存在著身材上的自卑。所以,與約瑟芬的婚姻,可以用來彌補他的卑微出身。又如,小說《紅與黑》中的主角,貧民出身的於連·索黑爾和貴族德·雷那爾夫人的情史,同樣地也有與其身份家世相關的彌補心理。

事實上,在當代企業家中也有不少白手起家的類似例子,擁有財富和權力已無法滿足他們的欲望,於是,堅持要與門當戶對的富家女通婚。這與其自身的卑微家世不無關係,他們欲借此彌補其內心中的自卑心理。

還有許多工作能力無法受到肯定的人,他們會在聚會、旅行、社團活動中極力表現出領導、帶動能力,以此來滿足其在工作上的自卑,並借以肯定自己的才能。但是,一旦無法以其他方式來彌補自己的自卑感,則變得暴躁易怒、怨天尤人,甚至用其他的方式報複,以發泄其因自卑而不滿的情緒。例如,用五寸釘紮木偶,將木偶當仇人,以發泄其攻擊報複的情緒。據說,某家電器廠的康樂廳中,即有一尊代表上司的玩偶,任員工用木劍砍殺,以此消除壓抑的情緒。此即利用對象的轉移,改變為象征性的玩偶替代,以達到平衡情緒的目的。

事先了解清楚自卑產生的根源,對我們克服自卑有很大的幫助。

自卑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是因為過多地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其核心內容就是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無法趕上別人。自卑,人人都有,隻不過存在著輕重的差別。形成自卑的原因很多,但它們都是通過自卑者本人的消極自我暗示所產生的。

那麼,如何克服自卑呢?

首先,正確認識自己。通過客觀地分析自己,公正地評價自己,可以恰如其分地發現自己的不是,不誇大,不絕對化,有利於恢複自己的信心。還可以發現自己真正的長處,製訂適合自己的目標,減少失敗的發生,從而增強自己的信心。

其次,正確對待成敗。一個人不可能永遠成功,也不可能永遠失敗。所以,不必為暫時的失敗而灰心喪氣,以免加重自卑,形成惡性循環,更不必為一時的成功而過分沾沾自喜,產生優越感。優越感是自卑的另一表現形式,越是自卑的人越想體驗優越的快感,二者相互加強,容易導致心理障礙。自卑並非真正存在,大多是自卑者自己虛構的,明白了這一點,克服它也就不難了。

樂觀麵對一切

樂天派男人不可謂不是男人族中的一種驕傲。男人的性格可分為好幾種類型,常見的有抑鬱型的、攻擊型的、好好先生型的、“女人氣’’型的、見風使舵型的和樂天派型的。其中樂天派男人性情最為豪放。這主要原因就在於樂天派男人一生沒有煩惱事,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都能泰然處之。有人說樂天派的男人主要是由於人緣好,無論辦什麼事總能順順利利地完成。當然,這種說法也並不一定準確,下麵這個例子就能證明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