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啟發人們謙虛處世,俄國的列夫·托爾斯泰也做了一個很有意義的比方:“一個人就好像是一個分數,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價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則分數的值越小。”
因此,在與人溝通交流時,我們必須學習避免“驕傲式的說話”,同時對於炫耀的話要多聽少說,免得成為別人厭惡的對象。千萬不能做“滿身是刺的驕傲孔雀”!
給別人留下說話的機會
當馬克·吐溫還是一名普通船員的時候,羅克島鐵路公司打算建一座大橋,把羅克島和達文波特兩個城市連接起來。那個時候,輪船是運輸小麥、熏肉和其他物資的重要工具。所以,輪船公司把水運權當成上帝賜予他們的特權。鐵路橋修建成功,自然也就葬送了他們的特權,毀了他們的財路,因此輪船公司竭力對修橋提案進行阻撓。於是,美國運輸史上最著名的一個案千開庭了。
輪船公司的辯護律師韋德,是相當有名的鐵嘴。法庭辯論的最後一天,聽眾雲集。韋德滔滔不絕,足足講了兩個小時。
輪到羅克島鐵路公司的律師發言時,聽眾就不耐煩了,怕他也說起來沒完。這也正是韋德的計謀。然而,那位律師隻說了一分鍾。不可思議的一分鍾,這個案子就此聞名。
他站起身平靜地說:“首先,我對控方律師的滔滔雄辯表示欽佩!然而,陸地運輸遠比水上運輸重要,這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事實。陪審團各位,你們要裁決的唯一問題是,對於未來發展而言,陸地運輸和水上運輸哪一個更重要?哪一個不可阻擋?”
片刻之後,陪審團作出裁決,建橋方獲勝。那位律師高高瘦瘦,衣衫簡陋,他的名字叫做——亞伯拉罕·林肯。
韋德既想炫耀自己的口才,又想拖延時間,因此滔滔不絕、口若懸河,但是他卻沒有想到這樣的喋喋不休會讓聽眾厭煩,更沒想到林肯有那麼機智的反應,因此更讓他的長篇大論惹人生厭。
任何人都不喜歡別人在自己麵前喋喋不休,因為麵對“優”於自己的人,我們都會油然而生抗拒心理,而對那些主動示“弱”的人,我們卻非常願意表達接近他的“愛”心。所以,見多識廣的人往往要承受更多人的“反對”,因此也就屢屢飽嚐失敗的果實,而表麵上“無知無識”的人,卻能減免許多人為的阻力,一步步邁向成功。
這種規律在營銷領域尤其突出,我們常常發現一些說話滔滔不絕的業務員通常還不如那些沉默的業務員。
開始時,小李向別人推銷時總是賴在別人麵前不走,直到把對方累垮,但是業績卻毫無起色,久而久之,他對自己的推銷能力也產生了懷疑。後來在別人的幫助指點下,他決定:“並不一定要向每一個我拜訪的人推銷保險。如果推銷的時間超過預訂的長度,我就要轉移目標。為了使別人快樂,我會很快離開,即使我知道如果再磨下去他很可能會買我的保險一樣。”
誰知這樣做竟然產生了奇妙的效果:“我每天推銷保險的數目開始大增。還有,有些人本來以為我會磨下去的,但當我愉快地離開他們之後,他們反而會到另一間辦公室來找我,並且說:‘你不能這樣對待我。每一個推銷員都會賴著不走,而你居然不再跟我說話就走了。你回來給我填一份保險單。’”
俗話說:“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許多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且往往可能剛好相反。
懷著一顆興奮的心,小張與同事們一起組團到外地做業務考察。一路上,不管是搭飛機或小巴士,總是聽到其公司的王副經理不斷地高談闊論,嘰嘰喳喳地講個不停,許多團員私底下都相視而笑,無奈地搖頭說:“這次碰上王副經理,完了,真夠慘!”到了北京,拜會有關單位時,輪到王副經理做簡報,隻見他站在大眾麵前卻臉紅脖子粗,結結巴巴,講不出像樣的業務簡報。
小張也曾與一公關公司女性總經理洽談業務。這女總經理長得蠻漂亮,業務亦是做得響當當的,經常是海峽兩岸跑,可是當她話匣子一打開,就滔滔不絕,如黃河決堤,一發不可收拾。小張雖亦是業務口才高手,但想插幾句話,卻始終苦無機會。這位女總經理興致高昂地敘述她兩岸的公關事業是如何蓬勃,小張則兩手在餐桌上玩弄著吸管,心中覺得十分無趣。30分鍾後,小張終於鼓起勇氣對這女總經理說:“對不起,待會兒我還有事,我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