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典範,和諧村
焦書記的話,記在心
相幫相關愛,一家人
桃花寨之(一)
我隨著大家默默地下了山,來到桃花寨,寨子很大,依山勢而建,一條巷道把寨子分為兩半,巷子全是青石塊鋪成。平整,光滑,幹淨,筆直的巷道可一眼望到頭,垂直的巷道的小巷又通往各家各戶。鄉親們一個個每到自家門口都留我多玩幾天,到他們家來做客;深情地安慰李民和他的父親不要傷心,有鄉親們幫著呢!巷道盡頭,走出了一個用千斤岩石建成的大門,來到寨子外麵,寨子前麵是一片田野,呈南北延伸,約三至四公裏。桃花江在田野中悄悄流過,呈一大弧形,轉向流到村頭。也就是李民家門口五十米之遙,是一個碼頭,人來人往十分繁忙。我們進了屋,李民介紹說:兩個姐姐先從山上回來了,正在煮飯,
“姐姐,這是路過這裏的客人。”
兩姐姐和風細雨道:“客人好,請坐。”一會兒,老大娘和鄉親們拿來一些酒肉,水果之類的東西,和李民一家一起吃飯。老大娘勸慰兩個滿臉憂傷姐姐道:“你媽媽走了,今後希望你們常回家看看,你爸活得也很不容易,八九十歲的人了,是從苦難中走過來的,平時你爸爸沉默寡言,其實你爸爸很聰明,讀了幾年私塾,認識好多字。他性格內向,不喜歡講話,這不是木訥,他心裏裝著對全家人的愛,對你們裝著無言的愛;他忠厚老實,你是知道的,你爸和你媽是一對恩愛的夫妻,幾十年來從來沒紅過臉,沒說過一句過激的話,你媽媽是個女強人,無論做何事都講究完美;你爸有時做事不滿媽媽的意,但你媽媽從未生氣,對你爸十分遷就寬容;這就是你媽媽做女人的美德。你們還年輕,人生的路還很長,生活上不滿意的事十之八九,希望你們好好效仿你的媽媽,做一個謙讓,賢惠,寬容,善解人意的好女人。常言道: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老大娘的一番勸說,李民的父母竟然和我父母如此相似,我感觸良多,一桌十幾個人吃飯,沒有人插話,沉默冷清,隻聽老大娘一個人講話,氣氛寂靜,在這個情況下,必須要有氣場,忘記憂思,營造一種歡快的場麵。
“老大娘,李民的爸爸,是一個善良本分的爸爸,李民的一家,是人們讚美的好家庭,妻賢子孝,人們羨慕的敬仰的好家庭,現在我來給大家講兩個類似的故事。”
第一個:有一對新婚夫妻,回門娘家,來到新娘的家門口時,新娘的爸媽侯在門口迎接,新郎卻低著頭一聲不響地走進屋,有一聲不響地坐下。吃飯時,又一聲不響地埋著頭吃飯,回家時,又一聲不響地回家。回到了家,新娘笑盈盈地向新郎說:“昨天,我爸媽在門口迎接你,你為何不喊他們一聲?”
新郎慢吞吞地回答說:“我到你家做客,我是客人,他們不喊我,我還先喊他們?”樂得大家笑了起來,李民的爸爸笑得很歡,問道;“這世上競有這樣的人嗎?“有”,這對新婚夫妻就是我的爸媽,大家看著我又一陣大笑,我也笑了起來。大家笑得很開心,望著我,希望我再講下去,歡樂的笑聲充滿了氣場,衝淡了憂傷。這個時候,需要的氣氛,也是大家幾天來發出第一次的笑聲吧!
另一個故事,有一年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有一家人家,女人外出四十裏地趕集做買賣,回到家時已晚上十點,看到自己的三個娃兒正在門口哭,女人問孩兒為何哭,孩兒道:“我們餓了,想吃飯。”
“你爸不是在家嗎?怎麼了,你爸不給你們煮飯吃”?“爸睡在床上不起來。”
這個女人連身上的雪花都來不及抖落,去問孩子爸。“孩子都餓哭了,你睡在床上為何不做飯?”
孩子爸答:“家裏沒有米。”
“沒米,你可以去借嗎?”女人問:
“我不敢去借。”
“不去借,家裏有穀子可以打成米?”
孩子爸道:“你先沒有給我講。”
這個女人趕快到隔壁家去借米,隔壁王大媽道:“快半夜了,你們還沒吃飯嗎?女人答:“我趕集才回來。”“孩子爸不是在家嗎?”
女人答:“孩子爸腰疼下不了床。”女人煮好飯,又親自到床前,喊孩子爸起來吃飯,孩子爸就是不起來,女人叫孩子請爸吃飯,“爸,媽請你起床吃飯,你怎麼不起來?”
孩子爸道:“你媽要嘮叨我,所以我不起來。”說的大家又笑了起來,但笑得不歡快。
這時李民的爸爸怒氣道:“我要是這個女人,把這個男人趕出門,太不心疼孩子,不心疼自己的老婆。”我告訴大家,這一對夫妻還是我的爸和媽。我說完,大家哈哈地又笑了起來。
“客人,你真風趣,你真幽默,講自己的爸媽的故事。”
“是呀,我媽媽也是個女強人,什麼事都必須做的完美,可是對我爸爸十分寬忍,沒有嫌棄他,從來不講我爸半句不是,我太敬佩我的媽媽了。”
老大娘道:“是啊,你能有這樣的好媽媽,我為你驕傲,也是我們做女人學習的榜樣,寬容,仁善,勤勞,擔當,任勞任怨,敬重自己的丈夫,關愛自己的孩兒,善解人意是我們做女人的美好品質。”
“我爸媽都活了八十多歲,我爸先走,我媽媽哭得死去活來,我祈禱上天,希望我爸和我媽下輩子還生活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