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針法減肥臨床常用的處方選穴原則主要有:按部處方選穴法,即根據患者患病部位,選取相應耳穴。
根據現代醫學理論取穴法,如耳針刺激內分泌,可調整陰陽,增強氣化功能,加快血液的運行,促進痰濁水濕的排除,達到去脂減肥的目的。刺激大腸、肺、賁門等穴又能通暢排便,促進代謝。針刺神門穴還可減弱胃腸蠕動,抑製過強的食欲,限製飲食的攝入。
耳穴減肥操作方法
首先要定準耳穴。根據處方所列耳穴,在穴區內探尋陽性反應點,做好標記,為施治的刺激點。其次要嚴格消毒。耳郭組織結構特殊,使用耳針法時,必須實施兩次消毒法,即除了針具與醫者手指消毒外,耳穴皮膚應先用2%碘酊消毒,再用75%酒精消毒並脫碘。還要正確選用刺激方法,耳穴的刺激方法較多,應根據患者、病情、穴位、時令等具體情況靈活選用。
1.毫針法:即用毫針刺激耳穴以治療疾病的方法。進針時,醫生用左手拇食兩指固定耳郭,中指托著針刺部位的耳背,這樣既可掌握針刺的深度,又可減輕針刺時的疼痛,用右手持針,在選定的反應點或耳穴處進針。進針的方法有撚入法和插入法兩種。針刺的深度應視耳郭局部的厚薄、穴位的位置而定,一般刺入2~3分深即可達軟骨,其深度以毫針能穩定而不搖擺為宜,但不可刺透耳郭背麵皮膚。留針時間一般是20~30分鍾。
2.埋針法:指將皮內針埋於耳穴內,作為一種微弱而持久的刺激,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操作方法是嚴格消毒局部皮膚,醫者左手固定耳郭,繃緊耳針處的皮膚,右手用鑷子夾住消毒的皮內針柄,輕輕刺入所選耳穴內,一般刺入針體的2/3,再用膠布固定。注意用環形撳釘狀皮內針時,因針環不易拿取,可直接將針環貼在預先剪好的小塊膠布上,再按撳在耳穴內。一般僅埋患側單耳,每次埋針3~5穴,每日自行按壓3~5次,留針3~5天。必要時也可埋兩耳。若埋針處痛甚時,可適當調整針尖方向和深淺度,埋針處不要淋濕浸泡,夏季埋針時間不宜過長,埋針後耳郭局部跳痛不適,需及時檢查埋針處有無感染;若有感染現象,起針後,針眼處紅腫或有膿點,當立即采取相應措施。
3.壓籽法:指選用質硬而光滑的小粒藥物種子或藥丸等貼壓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又稱壓豆法、壓丸法,是在耳毫針、埋針治病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簡易方法。操作方法是先在耳郭局部消毒,將材料黏附在0.5厘米×0.5厘米大小的膠布中央,然後貼敷於耳穴上,並給予適當按壓,使耳郭有發熱、脹痛感(即“得氣”)。一般每次貼壓一側耳穴,兩耳輪流,3天1換,也可兩耳同時貼壓。在耳穴貼壓期間,應囑患者每日自行按壓數次,每次每穴1~2分鍾。
注意事項
1.耳針減肥主要是治療單純性肥胖體質,對於繼發性的肥胖者需配合原發病的治療。孕婦在40天至3個月內不宜針刺,並禁用生殖器、內分泌、皮質下等穴,有習慣性流產者禁用耳針治療。對年老體弱,又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症的肥胖患者,針刺前後應適當休息,以防發生意外。
2.選穴要準確。耳穴分布多而密,選穴不準,既達不到減肥的目的,還會影響人體的其他功能。
3.貼壓耳穴應注意防水,以免脫落。夏天易出汗,貼壓穴位不宜過長,以防膠布潮濕或皮膚感染。如對膠布過敏,可改用黏合紙代之。耳郭皮膚有炎症或凍傷處不宜貼壓。
4.耳針減肥的療效多產生在第1~2個療程,對體重不減者,多治幾個療程,肯定有效。因此,對於一些頑固性肥胖病患者,必須懷有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5.耳穴治療時也有可能產生暈針,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等症狀,應注意預防和及時處理。
6.治療同時還要控製高熱量飲食,以高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為宜。
氣功減肥
氣功是祖國醫學寶庫的一寶,是我國民族形式的獨特的自我身心鍛煉方法,是醫療與體育相結合的健身方法。古代所謂導引、吐納、行氣、服氣、調息、靜坐、養生、坐禪或內功等均屬氣功練功的範疇。近年來的生物反饋療法、默想療法、呼吸自我訓練、放鬆療法、信息療法、自控療法等,都是在氣功基礎上發展而來。氣功是通過練功者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發揮人體潛力,通過調身(姿勢)、調心(意念)、調息(呼吸)的功夫,鍛煉人的精、氣、神,調整身體的生理功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它在鍛煉方法上要求“動靜結合”,強調在鍛煉過程中,把人的神、形、氣(精神、形體、氣息)能動地結合起來。氣功的整體性、主動性、外靜內動、動靜結合等特點都是氣功“祛病延年”的作用機製。它運用陰陽五行、經絡髒腑理論闡述人的生老病死規律,把精、氣、神作為人之三寶,把調和陰陽,益氣養形作為養生健美之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