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緩黑色素生成
就算做了防曬,皮膚多多少少還是會照到紫外線,更別提沒有使用防曬產品時,皮膚受到日曬而引起的黑色素生成反應了。
此外,有肝斑體質的人,更可能受熬夜、荷爾蒙、避孕藥、情緒等因素刺激,導致黑色素不正常增生。以下廖醫師將依次介紹美白產品抑製黑色素生成的方式,並細說幾種主要的美白成分。
經典美白產品
經典美白產品多著重在控製黑色素細胞中的黑色素生成機製,並借由以下方式來抑製黑色素的生成:
酸酶的作用,使黑色素無法生成
對苯二酚(Hy·droquinone)、鞣花酸(Ellagic Acid)、熊果素(Arbutin)、穀胱甘肽(Glutathion)、曲酸(Kojic Acid)、杜鵑花酸(Azelaic Acid)等成分即是借此作用達到美白效果。醫學美容品牌主要使用的美白成分,是以曲~)gsE,如賽斯黛瑪、臻水DDF等。日本資生堂則是使用熊果素最淋漓盡致的專櫃品牌。
將已生成的黑色素還原或淡化
以維他命c衍生物為主,目前多數市售的美白保養品,八成以上是以維他命類為美白主要成:分。可是維他命c的衍生物繁多,其中美白效果最佳的,應是維他命C葡萄糖苷(AG)與維他命C磷酸鎂鹽(MAP)。雅芳便是眾多專櫃保養品中最早使用維他命C葡萄糖苷的品牌。而大家耳熟能詳的左旋C,則是眾維他命C的一種,具有極佳的抗氧化效果,但美白效果為其次。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紫外線的作用,也會影響黑色素細胞四周的角質細胞。角質細胞會產生一些因子刺激黑色素合成。這些因子包括內皮激素及前列腺素等。換句話說,角質細胞在受紫外線刺激後,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發炎狀態,而發炎細胞會傳“短信”給黑色素細胞,增加黑色素的生成(詳見上圖)。此外,紫外線的照射,也會讓表皮中的一氧化氮變多,並刺激黑色素生成。
新趨勢美白產品,都著重在抗炎、抑製“短信”的傳輸上,其作用分別是:
抑製內皮素的作用
目前添加在美白產品中的此類成分,以植物性萃取物居多。例如地榆萃取(薔薇科植物,又名黃瓜香、山地瓜、豬人參、血箭草)、甘草萃取(Licor JceExtract)、桑葚萃取(Mulberry Extract)、綠茶萃取液(Theaceal)。德國洋甘菊(Ohamomile ET)也是美白產品常常添加的天然植物萃取之一,成分內含甜沒(a—b Jsabol01)及藍香油烴(Azulene),具有抗炎效果,據研究60%的萃取液,相當於低強度類固醇(Hydrocortisone)在O.25%的濃度時的抗炎作用。
抑製前列腺素的作用,同時具備抗炎作用
前列腺素是體內引起發炎反應的重要物質,會間接引起發炎後的色素沉澱。
皮膚科學的研究顯示,如果能夠減緩曬後的發炎反應,就有助於膚色的美白,特別是受到紫外線的刺激之後。
例如在日本風行多年的肝斑美白藥成分Tranexamic Acid(亦為皮膚美容診所常用的美白針主要成分),及資生堂新開發的成分T—AMCHA,可有效抑製紫外線引起的急性曬黑症狀。也曾有人使用外用的消炎藥塗抹皮膚而後接受日曬,發現皮膚不容易曬黑!
廖醫師美麗教室
如果怕被曬黑或曬傷,廖醫師建議你,外出旅遊前可準備幾顆普拿疼或阿斯匹林。如果確定會有整日長時間日曬的話,那就在出門前先吃一顆,可以防止嚴重曬傷,還可間接預防過度曬黑!曬後可冰敷,以迅速下降皮膚溫度,防止曬傷惡化。
仰製一氧化氮的產生
蘭蔻及SK—ll近來的美白產品即是針對這個機製。嚴格來說,這類美白成分並非直接抑製黑色素的形成,所以我們應稱之為“美白助劑”。換句話說,它們屬於輔助美白的成分。由上看來,許多成分皆萃取自植物,它們都具有鎮靜、修複肌膚,並協助主要美白成分發揮更大的作用。一般來說,美白助劑隻在實驗室中證實有美白效果,還需更進一步的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