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科普先生,”本一位未說,“我想提個問題:如果加利亞掉在海裏呢?……”
“大西洋和太平洋至多不過是一方多米深。”普羅科普說。“因此,海水是無法抵消這次碰撞的,上麵講的各種情況仍會照樣發生。”
“先生們,”塞爾瓦達克說,“看未碰撞不管怎樣進行,等待我們的將是被撞死、摔死、燒死或窒息而死。”
“是的,塞爾瓦達克上尉。”普羅科普毫不猶豫地說。
“既然如此,我看隻有一條出路。”本一佐夫說。
“那條路?”塞爾瓦達克問。
“在碰撞之前,離開加利亞。”
“怎樣離開呢?”
“那我就說不上了。”本一佐夫說。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二副身上。隻見他把頭埋在兩隻手的手心裏,似乎在考慮某種大膽的設想。
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頭說道:“我有一個想法,這個想法很大膽,但也隻有這樣做了。”
“什麼想法?你給我們談一談。”鐵馬什夫伯爵說。
二副又沉思了一會兒,然後說道:“剛才本一佐夫已經說了,我們隻有一個辦法;在碰撞之前離開加利亞。”
“能夠做到嗎?”鐵馬什夫伯爵問。
“也許可以。”
“用什麼辦法呢?”
“搞一個氣球。”
“氣球?”塞爾瓦達克驚叫道。“這種辦法已經老掉牙,很少有人去用了。”
“你們請聽我說,先生們。”普羅科普微微縐著眉頭說道。“隻要我們能準確地知道碰撞發生的時間,我們可以在碰持之前一小時乘上氣球升入空中。加利亞的大氣一定會帶著我們以原有的速度向地球靠近,並在碰撞之前和地球上的大氣混合在一起。這樣,我們的氣球將可順利進入地球大氣層,在碰撞發生時,呆在空中不動。”
“很好,明白了。你的辦法可以采納。”鐵馬什夫伯爵說。
“不過我們隻有百分之一的把握。”普羅科普又說。
“百分之一?”
“是的。因為當加利亞的運動速度忽然消失時,氣球也會燒掉的。”
“氣球也會燒掉?”本一佐夫問。
“整個加利亞將是一片火海,氣球哪能保得住?”普羅科普說。“不過……除非加利亞的大氣和地球的大氣混合後……以後的情況,我也說不上來了……但我總覺得,還是在碰撞之前離開加利亞的地麵為好。”
“行!就這麼辦!”塞爾瓦達克說。“即使隻有十萬分之一的把握,我們也要試他一試。”
“可是我們沒有氫氣可充氣球。”鐵馬什夫伯爵說。
“用熱空氣即可,反正我們在空中停留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小時。”普羅科普說。
“好。咱們就做一個熱空氣氣球。”塞爾瓦達克說。“這沒有什麼難辦的。但氣球的外殼呢?”
“可以用多布裏納號上的布帆來做,既輕柔又堅固。”
“好極了,普羅科普。”鐵馬什夫伯爵說。“所有問題你都想到了。”
這確是一個相當大膽的設想。但大家既然沒有別的路可走,也隻有孤注一擲了。現在的問題是,要做到萬無一失,必須對兩星球碰撞的時間了解得十分準確,最好連幾分幾秒也能知道。
塞爾瓦達克上尉負責想盡一切辦法去向帕米蘭·羅塞特打聽。這樣,從這一天起,大家便在普羅科普二副的帶領下,動手做起氣球來了。這個氣球一定要做得相當大,足以容納“溫暖之鄉”的二十三位居民,至於直布羅陀和休達的英國人,既然他們不願意來,那就不去管他們了。
為使大家有更多的可能性脫險,普羅科普還想了許多辦法延長氣球在空中飄浮的時間。碰撞之後,很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尋找著陸點,因此氣球內的熱氣是不可缺少的。普羅科普因而決定放些麥秸和幹草在氣球中,以便將氣球內的空氣烘熱。最先駕駛氣球的人便是這樣做的。
多布裏納號上的布帆早已放在大山洞的地道裏。大家於是把這些布帆拿出來,剪成一條條很長的布條,並塗上漆,以防漏氣。漆是從漢沙號搬來的存貨中找到的。普羅科普二副還特意做了個模型。大家按照這個模型那些布條縫在一起。這項工作,所有的人,包括小尼娜,都參加了。俄國水手,幹這種活計十分熟練,他們手把手地教那些西班牙人怎樣縫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