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舌戰群臣(2)(1 / 2)

丁大人,您懂生孩子麼?

丁榮禦史大人再次被顧貴妃的反問給弄得懵了一下。

太極殿中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咳嗽聲,顧貴妃今日很給群臣們長見識,原來君前奏對還有這樣的路數。

丁榮麵皮發紅,梗著脖子道:“臣不懂生孩子,但是臣所言之事,與臣懂不懂生孩子並無關係。請娘娘不要東拉西扯。”

顧常樂搖搖頭,道:“丁大人,本宮之所以問你懂不懂生孩子,並不是故意刁難。而是丁大人原本說的就是一個謬論,按照丁大人的意思,皇上內宮空虛,就必然會導致皇嗣單薄。眾位臣工都是曆經兩朝的人,太上皇在位時,連同先皇後在內共有九位嬪妃,內宮不可謂空虛了吧?人數不可謂少了吧?可是太上皇子嗣艱難,最終不得不從宗室中過繼。敢問丁大人,內宮充實,皇嗣就一定會繁盛麼?”

丁榮身為禦史,反應自然靈敏:“娘娘這是文字遊戲,太上皇為江山國家操勞,才導致身體虧損,無有子嗣,但這隻是特例,內宮充實或許不一定能子嗣繁多,但是內宮空虛,卻極可能導致皇嗣單薄!”

顧常樂再次搖頭:“丁大人你果然不懂生孩子的事。”

咳嗽聲再次四起。

丁榮漲紅著臉:“臣怎麼不懂?!”

這顧貴妃簡直是胡攪蠻纏,丁榮開始有點被氣昏頭了。

常樂道:“太上皇的事且不論,本宮再給丁大人舉幾個例子。本宮母家秦國公府,本宮父親有三兄弟,每人都隻娶了一位正室夫人,但本宮大伯有兩子一女,二伯有三子,本宮父親亦有兩子,這可不算子嗣單薄了吧。”

丁榮正要反駁,常樂卻又搶先道:“好,就算秦國公一家不足為證,本宮請問,戶部尚書何在?”

戶部尚書正站在隊列中聽的哭笑不得,沒想到自己會被點名,莫名其妙之下隻得出列:“臣在。”

“請問大人,家中妻妾幾何?”

“唯有發妻一人。”

“子女幾何?”

“三子兩女。”

常樂在屏風後麵微笑點頭:“大人多子多福,令人羨慕。”

戶部尚書口稱不敢,見常樂不再問話,便退回朝班中。

接下來,又有幾個大臣被點名,都是家中隻有一個妻子卻子女雙全甚至子女繁榮的。這一下,大家都明白顧貴妃打的是什麼主意了。

你丁大人說為了避免皇嗣單薄,一定要擴充內宮。本宮就舉例給你看,太上皇內宮很充實,卻一樣皇嗣凋零。

你丁大人又說縱然內宮充實不一定皇嗣繁榮,但內宮空虛,就一定會皇嗣單薄。那本宮再舉例給你看,這麼多大臣中,內宅隻有一個女人的,照樣子女眾多。

那日宴請京中誥命夫人所獲得的信息,再次派上了大用場。

丁榮真是又氣又急,卻一時想不出厲害的反駁之詞。

其實這生孩子的事情,本來就是因人而異的,常樂這是故意誤導丁榮,丁榮提出論點,常樂就找證據來論證他的錯誤,主動權都在常樂手裏,丁榮不憋屈才怪。

丁榮的無言以對,再次抬高了常樂的戰鬥力。

常樂雖然沒有得意,但心中也很是高興,忍不住朝龍椅的方向看去。趙容毅正衝著她的方向微微笑,眼中都是興味。

君前奏對進行到這一步,其實大多數人都已經看出,這一場奏對,分明是皇帝跟貴妃早就籌謀好的,貴妃早已做了充分的準備,將大臣們可能提出的質問都一一用實證辯駁。在鐵一般的事實麵前,這些禦史們自然是一敗塗地。

而事實上,今日向常樂發難的本來以禦史台為主,其他人已經從皇帝趙容毅的態度中看出,皇上是真的鐵了心,不肯納妃。

其實皇帝不納妃就不納妃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無關痛癢的,隻要貴妃淑妃都生的出孩子,皇帝不至於跟太上皇一樣沒兒子就行。至於那些原本想借女兒入宮來攀龍附鳳飛黃騰達的,見到顧貴妃這樣強勢的作風,也早已打起了退堂鼓。

有這樣一個後台硬杠杠、自身素質又這麼過硬,皇帝還各種寵愛縱容的貴妃在,自家女兒連靠邊站的份兒都沒有吧。

然而不同於這些抽身退走的官員,禦史台這次可是沒退路的。

傅月環和傅夫人私下裏做了許多動作,賄賂拉攏,才指使了以鄭言為首的一批禦史,為她們搖旗呐喊,討伐顧常樂。

其他官員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但禦史們這次卻是急先鋒,他們原本就是要借勸諫皇帝納妃嬪充實後宮的幌子,來達到打壓顧常樂的目的,隻有顧常樂被打壓下去了,他們背後的淑妃傅月環才能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