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千古一後(2 / 2)

還是太上皇好啊,什麼事都會問問咱們的意見,哪像當今皇上,總是乾坤獨斷。

趙晟這一問,讓大家都覺得受到尊重,心情好了起來,臉上的表情也自然活泛開了。

“嗯哼。”

趙容毅忽然狀似無意地清了清嗓子,端起一杯茶,慢悠悠地吹著漂浮的茶葉。

勳貴朝臣們頓時又一機靈,有心人便特別觀察了一下太上皇趙晟的表情,見他隻是抿著嘴微笑,心裏頓時又冷了一半。

開什麼玩笑,太上皇問一句是抬舉,是禮貌,大家還真當自己有反對權了。

這些勳貴朝臣們誰也不是蠢人,況且形勢比人強,皇家內部早已統一意見了,他們反對還有什麼用。

退一萬步說,其實顧貴妃也挺好的,除了獨霸內宮這一點讓那些家裏有妙齡女兒的臣子們比較腹誹之外,別的還真沒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論家世,是堂堂秦國公的孫女,叔伯父親均是朝廷重臣,兄弟們又都前途無量,家大業大。

論能力,皇上登基一年來,都是她打理內宮,如今將整個內宮管理得井井有條,寬嚴並濟,事事有法可依,宮人們交口稱讚。

論貢獻,入宮一年便生下了皇長子,自然是宜男的,將來必可為皇家多多繁育子嗣。

論人品,勳貴朝臣們都是男子,跟顧貴妃沒交集,自然不太了解;但是這些勳貴朝臣們的夫人,卻經常受顧貴妃的邀請出入宮廷。這就是常樂的手腕了,她刻意與京中貴婦誥命們交好,通過她們來影響這些勳貴朝臣們的態度。

總之,事到如今,這些勳貴朝臣們也說不出個反對的理由來了。對這位顧貴妃,大家是心有不甘,卻又不得不服。

如此,在回答趙晟的時候,自然所有人都是滿口同意,沒有一個反對的。

顧常樂躲在太皇太後身後,努力控製著自己的表情,嘴角卻還是忍不住地上揚。

立後一事,就此定論。

滿月禮結束後不久,便又到了新年,這是趙容毅登基的第一個新年。

正月初一,皇宮正門開啟。

金鍾響,鳳樓登。

立後聖旨,宣讀於天下。

“朕奉天承運,受位於先皇,自登基來,日思社稷之重,夜念興國之策,未嚐有懈怠之意。思道法乾坤、內治乃人倫之本。惟坤儀承天,以亭育萬物;陰景配日,以照臨四方;後德佐王,以化成天下。正乎國者,先齊其家。

今有顧氏之女常樂,嬌姝容正,淑慧曉理,賢德俱佳。自入宮,侍奉帝躬,孝順長者,和睦上下,德行堪為六宮之表率。今特詔告天下,立為中宮皇後,授綬璽,掌鳳印,統禦內宮,望卿仿上古諸賢,祗率外禮,虔恭中饋,順而不違,謙而不滿,資於內德,毋負朕望。

此曉諭天下,行封後之大典,天下悉之。”

從最低等的宮女,到最尊貴的皇後,常樂隻用了三年的時間。

皇帝趙曦治下,君臣和諧,禮法有度,大雍江山,正在越來越繁榮,越來越強大。

而與國家強盛相比,帝後深情,更是成為大雍百姓口口相傳的夫妻典範。

當今皇帝文治武功,內宮卻隻有一位皇後,再無任何嬪妃,每年的除夕,雍京城不宵禁,帝後都會共赴京中第一酒樓神仙樓,與民同樂,共賞盛世煙花,這樣的活動逐年成為慣例,也成為雍京一景。

一年又一年,皇後顧常樂的中宮之位愈發穩固,作為盛世明君趙曦的賢內助,她也逐年展露出千古一後的風姿。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留給後人的隻有不可考證的傳說。

當顧皇後的獨寵內宮成為所有女人的羨慕和奢望,大雍的內宮,也成為了所有女子向往的聖地。

今日的皇帝總會老去,將來的將來,新的天子又將統領一代江山。新時代的人們,總會忘記曆史的教訓,而隻記得那些成功先輩留下的傳奇。

千古一後,顧常樂便是這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