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的人格魅力能產生一種吸引力,會讓身邊的人產生敬佩,讓自己在群體中獲得景仰,讓別人不由自主地喜歡你,接受你的觀點和主張。女人若要有一個好的人際關係,就必須做好自己,展現出自己的人格魅力。
與人為善才能處處逢“緣”
美國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曾說過:“一個人要是對別人真心感興趣,在兩個月之內,他所得到的朋友,就能比一個總要求別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在兩年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
李女士是上海一家女子休閑俱樂部的總經理,作為一個年僅37歲的女性,她在事業上是非常成功的,不過她常說:“我在人際交往上更成功。從某種角度來看,我的成功是人的成功而不是事的成功!”
三年前,李女士還是在市區租房經營一間形體教室,規模非常小,學員也很少。不過,從那時起她就意識到了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並開始注意培養。她刻意記住每位學員的生日、愛好、家庭情況,然後根據對方的情況來製訂訓練計劃,盡管這樣做會給自己增加很多麻煩……漸漸地,她的訓練室越來越有名氣了,學員們把自己的朋友、同事都介紹過來,並給她提出各種好的建議。一年後,李女士的形體訓練室變成了健身俱樂部,而三年後的今天,健身俱樂部又變成了一個集健身、娛樂、休閑於一身的綜合性的俱樂部,李女士的資產也超過了千萬元。她的朋友遍布各行各業,良好的人緣已經成了她一筆難以估量的財富。
當你喜歡別人,主動關心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喜歡你,願意幫助你。對別人的關注越多,別人給你的回報也就越多。
有一位著名文學雜誌的女主編曾這樣對自己的部下說過:“如果作者不喜歡別人,別人就不喜歡他的小說。”她這裏指的不是別的,而是說一個作家如果不真心愛人,他就必然會把這種情緒帶到他的小說中去,那麼讀者讀了他的作品就會很反感。
所以卡耐基總是勸說每一個企圖成功的人:“要學會微笑。”中國人也常說:“和氣生財。”這無非是強調用一種寬容的態度緊緊地抓住你周圍的那些人罷了。
威廉·詹姆士說過:“人性最深切的秉性,是被人賞識的渴望。”所以,很多成功者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一個想做大事的人,或者一個想做群體事業的人,或者一個想做領導的人,他最需要的才華不是他的業務能力,而是他“黏合人”的本領。美國商界年薪超過100萬美元的人並不算多,查爾斯·史考伯是其中之一,他這樣談過他被器重的秘訣:
“我得到這個位子,主要是因為我跟人相處的本領。我認為,我能使員工鼓舞起來的能力,是我擁有的最大資產。而使員工發揮最大能力的辦法,就是讚賞和鼓勵他們。再也沒有比上司的批評更能抹殺一個人的雄心了。我從來不批評任何人,我讚成鼓勵別人工作……而討厭挑錯。我在世界各地見過很多大人物,不過還沒發現任何人——不論他多麼偉大,地位多麼崇高——不是在被讚許的情況下,而是在被批評的情況下工作得更賣力、成績更佳的。”
“要想成功,你必須在肯定對方能力和品格的前提下,緊緊抓住你的合作者和你的下屬,尤其是在事業最關鍵的時刻……”
在任何情況下,當人們對你有好感時,就會大力支持你,在你所做的一切正麵工作上給你一個道德上的、應得的好處。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與人為善的同時,也可以培養自己的實力。正如人們常說的:“幫助別人往上爬的人,你一定也會爬得更高。”
美國的一個州,每年都舉辦玉米種子大賽。有一個農婦的成績相當優異,經常是首獎及優等獎的得主。她在得獎之後,總會毫不吝惜地將得獎的種子分送給街坊鄰居。
有一位鄰居很詫異地問她:“你的獎項得來不易,每季都看到你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做品種改良,為什麼還這麼慷慨地將種子送給我們呢?難道你不怕我們的玉米品種因而超越你嗎?”
這位農婦回答:“我將種子分送給大家,幫助大家,其實也就是幫助我自己!”
原來,這位農婦所居住的鎮子是典型的農村,家家戶戶的田地都毗鄰相連。農婦將得獎的種子分送給鄰居,鄰居們就能改良他們玉米的品種,也可以避免在風吹花粉傳播的過程中,鄰近的較差品種雜交自己的品種,這位農婦因此才能夠專心致力於品種的改良。相反地,若農婦將得獎的種子私藏,則鄰居們在玉米品種的改良方麵勢必無法跟上,在花粉傳播過程中,她會因在防範外來花粉方麵大費周折而疲於奔命。
就玉米種子大賽評比來看,這位農婦和他的鄰居們是處於互相競爭的態勢,然而在另一方麵,雙方卻又處於微妙的合作狀態。事實上,在當今世界,如此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日益增多。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付出總會有回報。而,隻顧著自己不肯幫助別人的人在社會上很難立足,女性尤其如此。